山东行·趵突泉寻访明代后七子诗人李攀龙白雪楼与沧园

标签:
旅游摄影趵突泉白雪楼沧园 |
2018年11月2日,从千佛山下来直奔济南三大名胜另外一处趵突泉,进入景区之后先参观了明代后七子重要诗人李攀龙当年读书之所白雪楼,以及为纪念李攀龙修建的沧园(内含王雪涛纪念馆)。
/user/yayusw/image/20190726/20190726235999189918.jpg
趵突泉东南的沧园为纪念明代嘉清年间济南的著名诗人,也就是“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所建,因其自称沧海一勺,故为沧园,共三厅两院,外廊环绕,曲廊相围,园内植有奇花异木,陈列有各种盆景,如果在冬季,苍松滴翠,修竹婆娑,腊梅盛开,恰似一幅立体岁寒三友图。沧园,内设王雪涛画,王雪涛是当代著名画家,善长小写意,与潘天寿、李苦禅等齐名,展室内珍藏着200余幅珍品遗作,供游人长期观赏。
李攀龙也留下一些著名的诗句,如《塞上曲》:“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然而,到过趵突泉公园的游客却很少知道李攀龙其人其诗,
李攀龙读书的白雪楼现已开辟为一特殊景区,白雪楼景区西临无忧泉,东靠枫溪岛、南沿新泉池,白雪楼位于景区中心。据说原来的白雪楼是明代万年间所建,楼是五间两层,坐北朝南,前面出厦,落地木鬲,起初称“历山书院”、“白雪书院”直到嘉庆八年,楼上房檐下方有“白雪楼”匾额。光绪年间,在此居住的胶州人匡源在门的上方又雕刻了“李沧溟先生祠”的匾额。房舍后为李姓居住,扩建公园时被拆除。白雪楼是李攀龙的读书处。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居士,历城人,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中国文学史上后七子之一,被尊为“宗工巨匠”,蔚为一代词宗。倡导文学复古运动,写过不少出色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人称“为三百年绝调”,著有《沧溟先生集》,考中进士后去陕西任按察司提学副使。嘉靖三十五年,因与巡抚殷中丞意见不合,辞职东归,后起复为浙江按察司副使,转河南按察使,卒于官。白雪楼景区藤萝掩荫,地形开阔成了趵突泉的文化娱乐中心,每天丝弦悠扬,古筝阵阵,专业剧团为游客献上他们精心创作的节目,听曲观泉别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