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游大马·浓郁中国文化底色的槟城侨生(娘惹)博物馆

(2018-05-16 00:26:16)
标签:

旅游

马来西亚

摄影

槟城

娘惹博物馆

分类: 山水游迹

2017年6月16日,参观具有浓郁中国文化风情的侨生(娘惹)博物馆。


/user/yayusw/image/20180516/20180516000897729772.jpg

/user/yayusw/image/20180516/20180516001070107010.jpg

/user/yayusw/image/20180516/20180516002095269526.jpg

侨生不是归国的华侨学生,而是马来西亚峇峇娘惹另外一种称呼。峇峇娘惹是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印尼)和室利佛逝国(新加坡)一带的大明国后裔,是中国人和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峇峇娘惹是音译,是指土生华人。在马六甲、槟城、新加坡都比较多。男性称为Baba “峇峇”,女性则称为Nonyan“娘惹”。郑和率船队下西洋,在经过马六甲时,有一部分随行人员就留在了当地。这些人定居后和当地的马来族或其他民族的妇女通婚,从而就有了峇峇娘惹一族。早期的峇峇娘惹多从事貿易,很富有。他们是当时的上流社会,经常说英语,日常生活习惯深受英国影响。不少人成了富豪,饮食起居,极尽荣华富贵。他们遗留下来的文物,为后代人所保留。
2016年曾在马六甲参观过那里的娘惹博物馆。相比之下,槟城娘惹博物馆保留了比较完善的峇峇娘惹文物,博物馆门口挂出的这些图片都是当年峇峇娘惹照片。现在,峇峇娘惹的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槟城以及新加坡。峇峇娘惹虽然远离中国本土,但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注重孝道、讲究长幼有序,在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十分“中国化”。他们把马来人的语言、服饰和饮食习惯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几百年过去了,这些在当地出生的混血儿大部分已不会说汉语,他们现在讲的是一种综合中国福建方言与马来语的混合式语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