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西行·龙虎山漂流浏览山水美景与悬棺表演

(2018-04-02 00:58:54)
标签:

旅游

摄影

龙虎山

漂流

悬棺

2017年4月21日上午,来到龙虎山下泸溪河,登竹筏漂流顺流而下,游览龙虎山丹霞地貌,观赏著名的悬棺表演。


/user/yayusw/image/20180402/20180402005437013701.jpg

/user/yayusw/image/20180402/20180402005439863986.jpg

/user/yayusw/image/20180402/20180402005437103710.jpg

/user/yayusw/image/20180402/20180402005423042304.jpg

/user/yayusw/image/20180402/20180402005456455645.jpg

/user/yayusw/image/20180402/20180402005481768176.jpg

/user/yayusw/image/20180402/20180402005463666366.jpg


/user/yayusw/image/20180402/20180402005476677667.jpg


我见过的具有丹霞地貌的自然景观已经不少了,各有各的特色,若单以丹霞地貌而言,龙虎山没有明显优势,但是由于它一直是道家修身养性、冥思悟道的地方,使得龙虎山沾染了几分仙气,再加上其独特的千古悬棺之谜,给龙虎山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这个原本就小有名气的景观更增添了影响力。

龙虎山的地势开阔、水域丰富、规模较大,山体由红色的砂砾岩构成,明净秀美的泸溪河从山间穿流而过,把龙虎山风景区的所有景观联系在一起,从上清古镇乘竹筏顺流而下,可以途径上清宫、龙虎山、仙水岩等,虽然没有激流勇进的刺激和快感,但是景色迷人,宛若仙境,令人有一种悠然自得的惬意。
龙虎山中的泸溪河蜿蜒曲折,好似一条玉带穿插在山间,水急时浪拍崖壁,水缓时款款而行,为秀丽的龙虎山平添了几分姿色,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泛舟泸溪河上,两边美景尽收眼底,群峰林立、树木婀娜,最令人称奇的是仙水岩,处处怪石奇岩伫立,有的雄伟壮丽,有的纤巧玲珑,犹如仙境一般。
泸溪河水泛着粼粼波光,似温婉的怀抱拥着群峰,山水交相辉映,如果没有泸溪河的装点,那么龙虎山也就没有了灵气。船儿悠悠漂流在芦溪河上,身心融入这醉人的美景,聆听千年流传的古老传说。
龙虎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体呈赭色,其山形并不险峻,却很秀美,故原称为云锦山。东汉永平五年(公元62年),天师张道陵携弟子王长云游至鄱阳湖,来到贵溪云锦山。师徒二人在山中修炼九天神丹,丹成,龙虎现。因此,便将云锦山改名为龙虎山。
  龙虎山奇特的丹霞地貌,鬼斧神工般地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更为奇特的是,当你把那些山峰想象成什么时,再细看,那山还真像你想象中的物件了。龙虎山之美在其山水。龙虎山虽不巍峨,但奇峰秀出,拟人具象,像是放大了的盆景。而泸溪河更像一条玉带,把龙虎山的赭岩丹山,田园风光珠联到了河的两岸,当你坐在充满野趣的竹筏上,溯河漂流,随一泓碧波穿行在怪石突兀的赭山之间,山映水中,水绕山行,如置身一幅写意的山水图中,悠然自得,十分惬意。
  漂流的终点是仙水岩码头。上岸不远便是隐藏在山脚一凹处的仙女岩。这仙女岩说来也怪,其天生裂缝的形状居然酷似女性外生殖器,故而又称其为“大地之母”。当地有一句顺口溜:“男人看了笑哈哈,女人看了羞答答,小孩看了问妈妈。”就在仙女岩的附近,竟还有一座金枪峰,很有点金枪不倒的意思;这一绝配,使两者之间构成了龙虎山一阴一阳的经典(广东韶关的丹霞山也有更为逼真的阴元洞和阳元石)。即使你没有生殖崇拜的情结,看到如此天造地设的绝景,也不禁要为生命的奥秘和造化的神奇,叹为观止。

龙虎山的崖壁悬棺是旅游观光必看的一个表演项目。据专家考证,龙虎山的崖墓悬棺群距今约有2600年的历史了,当时的古越人选择临水而葬,至于他们是如何将棺木放入洞穴的?崖墓里葬的又是什么人?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葬?龙虎山甚至曾多次悬赏几十万元征集谜底,至今都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龙虎山悬棺数以百计,全部镶嵌在仙水岩一带的悬崖峭壁之上,洞穴星罗棋布,星星点点,或高或低,或大或小,举世罕见。           

龙虎山每天会有四场悬棺表演在仙水岩举行,是模拟吊装法,一次十几分钟的时间。 看表演可以在竹筏上漂流的时候看,也可以在河对岸观看。表演的时候,崖壁上首先顺着绳索滑下一个年轻人,荡到飞云阁上方的一个洞穴里。而在飞云阁下面有条船载着棺木划到崖壁下,飞云阁前面的几个人转动绞车,利用滑轮把棺木升空,接近洞穴时,洞穴里的年轻人牵引接应,上下合力把棺木送进洞穴。当然这种方是人们猜测的,实际上棺木是如何放入的无从考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