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行·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岗顶剧院

标签:
澳门旅游摄影岗顶剧院历史 |
分类: 山水游迹 |
2016年10月25日下午在澳门岗顶追寻澳门历史文化遗迹,发现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澳门岗顶剧院。
/user/yayusw/image/20171014/20171014003450725072.jpg
岗顶剧院(葡文名称伯多禄五世剧院;另称马蛟戏院、岗顶波楼),是位于澳门岗顶前地的古老剧院,被认定为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该剧院1860年由澳门葡萄牙人集资兴建,以纪念葡萄牙国王伯多禄五世。建成初期只建成主体部份,其后1873年再于入口正面加建柱廊、拱廊及新古典主义的三角楣。昔日为澳门葡萄牙人的大会堂和土生葡人聚会之地。除剧场外,建筑内还设有舞厅、阅书楼和台球室等,所以出现有岗顶波楼之称。岗顶剧院已曾经多次维修,亦曾因白蚁蛀蚀问题而关闭近20年。1993年和2001年进行维修,现主体建筑基本仍保存完整。岗顶剧院大楼位于岗顶前地,建筑长41.5米,宽22米,中式坡屋顶之屋脊高为12米,屋檐高为7.5米。岗顶前的路是用石仔铺成的海浪图案,据说每块地砖均是由葡萄牙运来的。建筑设计为新古典希腊复兴风格,平面作纵向布局,圆形的观众席前后布置了前厅及舞台,两侧是可供休息的长廊,长廊上设有楼梯直达二楼观众席,此观众席为一月牙形,依靠楼下10条排列成弧线的柱子支撑着。
剧院正主面为一面宽15.7米的门廊,门廊顶端以三角形山花收结,其下则是由四组爱奥尼柱式倚柱组成的三个券洞,券洞宽约3米,而8条倚柱均长约6米,山花及柱子上装饰较为简单,令立面看起来更为雄伟、高耸。与正立面不同的是面向岗顶前地之侧立面,其墙上连续开满9个宽2.45米的落地大窗,进一步加强屋面水平感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浑厚的气度。
建筑整体粉刷以绿色,衬托墨绿色门窗及红色屋顶在以黄色为主调的周围环境既和谐共处又突显个性。
岗顶剧院最为独特的地方是剧场的两侧都有进行表演的舞台,一层的坐席则位于大厅的中央,这种布置能够让来到这里的观众体验到别样的视听感受,。这个剧院曾经是引领中国接受西方艺术的主要场所,它不但拥有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厅,也是著名的歌剧《蝴蝶夫人》举行亚洲首演的地方。来到岗顶剧院除了欣赏一场场精彩的演出外,还能到舞厅、阅览室、桌球室等娱乐场所去休闲放松。
岗顶剧院的欧式剧院建筑是澳门唯一的,也是南中国海地区最古老的欧式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