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南行·300年伊斯兰古墓建筑大拱北

(2017-03-22 23:00:47)
标签:

旅游

摄影

临夏

伊斯兰

大拱北

分类: 山水游迹

2016年7月14日,学术会议结束后,进入暑假模式。慕甘南之名,一大早踏上征途,开始甘南采风之旅。第一站是位于甘肃中部著名的伊斯兰教重镇,全国二个回族自治州之一临夏市。进入临夏地界,立刻就能感受的浓郁的穆斯林氛围。首先来到康熙时期伊斯兰教嘎迪忍耶大拱北门宦始传人祁静一(公元1656--1719)的墓庐——大拱北。


/user/yayusw/image/20170322/2017032222410347347.jpg

/user/yayusw/image/20170322/20170322224226122612.jpg


大拱北大拱北位于临夏市西郊,为伊斯兰教古墓建筑群。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红园路。系以中国苏菲主义嘎迪林耶门宦创始人祁静一(1656~1719)陵墓为中心而建成。
大拱北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由大拱北第一代当家人妥化清(回族)倡修,祁静一墓庐称“永久之亭”,为中国伊斯兰教嘎德忍耶三大圣地之一(其一为四川阆中市蟠龙山麓,为“西来上人”,29代圣裔华哲·阿卜董拉希的墓地;其二为陕西西乡县狮子山麓的鹿龄寺,为祁静一归真后初葬之地),最初规模较小,后规模渐增,主要建筑有三层八卦墓庐和清真寺、牌坊、影壁、经堂院、碑厅、井厅、客厅、静室、花园等,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形成一座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成为河州名胜之一。民国十七年(1928年)毁于兵燹。1932年由当家人王永贞、马永观主持开始修复,按原有规模,重建砖木结构三层八卦墓庐、清真寺、花厅、客厅以及经堂室、学校等五院。1958年被关闭,“文革”中墓庐被拆毁,清真寺等其他建筑被机关占用,后改作红园。

1981年恢复宗教活动,被占用的清真寺等建筑交付拱北后,重建了三层八卦墓庐、牌坊式墓庐照壁和一字亭牌坊式大门、“一棵印式”便门、“舒海达依”(意为殉道者之陵园)厅等建筑,恢复了昔日肃穆壮观雄伟重建后的墓庐一层为精巧砖雕,二、三层为飞檐翘角,亭顶为镏金宝瓶摩云,与日争辉前有五间诵经殿,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错落有致,甚为壮观拱北内砖雕林立,雕刻内容丰富,形象逼真,刀法细腻,令观赏者叹为观止堪称临夏砖雕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现该拱北总占地面积约145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600平方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