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行:平江路伏羲会馆欣赏吕成芳老师“昆曲清口”

标签:
旅游摄影苏州平江路吕成芳 |
分类: 闲情逸致 |
2015就11月15日晚,结束太仓的学术会议和文化考察活动后,连夜赶往苏州。在20年前老学生安排下,下榻苏州老街平江路,旋即出门游平江路夜景,因时间较晚,游客不多,很快被吴侬软语的悠扬昆曲韵味吸引到伏羲会馆,欣赏著名草根昆曲表演艺术家吕成芳老师
/kindeditor/asp/../../user/yayusw/image/20170111/20170111235066636663.jpg
/kindeditor/asp/../../user/yayusw/image/20170111/20170111235151595159.jpg
苏州平江路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寻找“苏州的味道”。这天晚上在伏羲会馆,邂逅了一场独特的昆曲演出。演的是《牡丹亭》的折子戏,只见一位身着昆曲戏服的女子,裙袂飘逸,水袖翩翩,表演的同时,却穿插讲述着自己对戏文、动作和吴文化的理解,偶尔插科 打诨讲些笑话,情绪到了,还常邀请台下的观众上台即兴朗诵诗词,自己弹着琵琶伴奏。
这位女子就是草根昆曲表演者吕成芳,被冠以“昆曲清口”第一人。她用边讲边演的独特方式,将高雅的昆曲与平民化的清口融合在一起。
吕成芳是业余昆曲演员,也是苏州昆曲遗产抢救保护促进会的志愿者。她通常晚上在苏州平江路上的伏羲会馆进行昆曲表演以及解说,一年演出达300多场。昆曲是现今活跃于舞台上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于200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600年传演不息,被称为“百戏之祖”。吕成芳的表演特色在于,将昆曲以清口的方式传播给普通百姓,把昆曲表演与历史讲解、器乐演奏、观众互动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推广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