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行:平江路伏羲会馆欣赏吕成芳老师“昆曲清口”

(2017-01-11 23:48:03)
标签:

旅游

摄影

苏州

平江路

吕成芳

分类: 闲情逸致

2015就11月15日晚,结束太仓的学术会议和文化考察活动后,连夜赶往苏州。在20年前老学生安排下,下榻苏州老街平江路,旋即出门游平江路夜景,因时间较晚,游客不多,很快被吴侬软语的悠扬昆曲韵味吸引到伏羲会馆,欣赏著名草根昆曲表演艺术家吕成芳老师 “昆曲清口”。


/kindeditor/asp/../../user/yayusw/image/20170111/20170111235066636663.jpg

/kindeditor/asp/../../user/yayusw/image/20170111/20170111235151595159.jpg


苏州平江路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寻找“苏州的味道”。这天晚上在伏羲会馆,邂逅了一场独特的昆曲演出。演的是《牡丹亭》的折子戏,只见一位身着昆曲戏服的女子,裙袂飘逸,水袖翩翩,表演的同时,却穿插讲述着自己对戏文、动作和吴文化的理解,偶尔插科 打诨讲些笑话,情绪到了,还常邀请台下的观众上台即兴朗诵诗词,自己弹着琵琶伴奏。

这位女子就是草根昆曲表演者吕成芳,被冠以“昆曲清口”第一人。她用边讲边演的独特方式,将高雅的昆曲与平民化的清口融合在一起。


吕成芳是业余昆曲演员,也是苏州昆曲遗产抢救保护促进会的志愿者。她通常晚上在苏州平江路上的伏羲会馆进行昆曲表演以及解说,一年演出达300多场。昆曲是现今活跃于舞台上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于200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600年传演不息,被称为“百戏之祖”。吕成芳的表演特色在于,将昆曲以清口的方式传播给普通百姓,把昆曲表演与历史讲解、器乐演奏、观众互动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推广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只 要有人愿意听,我就演!”吕成芳说,她的昆曲表演并不专业,但在父母的熏陶下,从小听惯了水磨昆腔,背熟了宋词元曲,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昆曲表演训练,但 骨子里却浸透了昆曲的点点滴滴。七八年前,吕成芳开始自学昆曲,那时候还没有退休的她,白天奔波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晚上便跟着电脑上的碟片学习昆曲,就这 样学了两年多,渐渐也能上台表演了。

    多才多艺的吕成芳,不仅能将昆曲表演得淋漓尽致,同时还能唱得一嗓好评弹,弹得 一手好古琴和琵琶。吕成芳告诉记者:“我会在表演时,把昆曲、古琴、评弹、琵琶、文学都综合在一起,边讲边演。”这种方式,让吕成芳赢得了全国各地的粉 丝。粉丝们把她这种表演方式称为“昆曲清口”。

    三年前,吕成芳所在的茶馆门可罗雀,如今却是一票难求。每天晚上8点,吕成芳就开始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清口昆曲表演,双休日还会加演下午场。用吕成芳自己的话说:“一年365天,我有360天都在演出。”记者粗略算了一下,这两年来,吕成芳每年演出近八百场。

    “曾 经有一位法国小伙儿来看我的演出,他的专业是歌剧声乐,而他的毕业论文却是研究昆曲,这让我大为震惊,外国人都如此重视,我们更应该传承保护好这门古老曲 艺。”从2011年开始,吕成芳相继把“昆曲清口”带到了北大、清华、北师大、香港大学。她说:“我将终我一生做好昆曲传播的‘桥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