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家口行·宣化辽代壁画墓群

(2014-12-01 01:05:49)
标签:

历史

文化

宣化

壁画

旅游

分类: 山水游迹
多年前学画时就听说过宣化辽代壁画墓群,并记在心里。这次住在宣化,终于了却了多年夙愿。





























在古城宣化西北4公里的河子乡下八里村,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墓地背靠兴福、七宝二山,面临洋河、柳川河二水。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从1972年到1993年,文物工作者先后在这里发掘清理了以张世卿墓为代表的10余座辽代时期的张氏家族墓,出土各种文物800余件,壁画360平方米。被国家文物局评选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载入北京中华世纪坛262米青铜甬道上。  
墓室中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和精美壁画,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他们纷纷来到宣化,对辽墓的各个课题展开研究,著书立说,把宣化辽墓誉为“地下艺术长廊”、“文化艺术宝库”。中国文物代表团携带辽墓壁画摹本和出土文物赴日本和台湾巡回展览,引起了轰动。  
揭秘墓主人:张世卿,辽代归化州(今宣化)清河郡人,汉族,地方绅士。辽代大安年间宣化遭灾,饿死者无数。他拿出谷物2500担,以解灾民之难。为此,皇帝特授其创业右班殿直,之后又累升到银青崇禄大夫、监察御史、支骑尉等官职。死后葬于宣化城西下八里辽墓群中。其子张恭谦任辽国枢密院留承,并与耶律氏通婚。是辽代“以汉治汉”、“辽汉亲善”的一个范例。 出土文物:  墓室建在地下4~5米处,均坐北朝南。墓葬形制多种多样,有双室墓、单室墓,有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墓葬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大部分墓葬都是砖雕仿木结构。张世卿墓为前、后方形又墓室,由墓道、墓门、前室、甬道和后室五部分组成,墓室内部做出仿木砖雕柱子,柱子上承普柏方和澜额,再上为斗拱,到此开始收砌成穹隆顶。墓葬造型独特,结构复杂,做工精美,展现了辽代建筑艺术风格,是研究辽代建筑艺术风格的实物资料。  
墓群共出土文物有铜器、铁器、瓷器、陶器、木器、漆器、石器、装饰品以及食品等,其中不乏国家级珍贵文物。瓷器中的辽三彩、黄釉瓷器和白瓷(20余件)最具辽代风格,均是辽瓷中的精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张世卿墓中出土的影青执壶和盏杯,堪称哥窑代表作品。出土的木器共计35件,张世卿及其他墓中的男女俑、武俑、十二生肖俑及家具类的桌、椅、箱、盆架、镜架和柏木棺箱,多为“明式类”,不仅显示了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而且保存完好,制作精致,至今千年未朽,极为罕见。柏木棺箱内成有骨灰,箱外均墨书梵、汉两种经文,这种特殊的葬式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张世卿墓中的石器为石狮,其他皆为墓志铭,记录了墓主人的生活习俗及安葬确切年代。出土文物中,有多种食品如粟、谷、高粱、核桃、栗子、葡萄、用石灰封口的鸡腿瓶中装有酒,这些食物得能保存,十分珍贵,为研究古代粮食作物的种植历史及酿酒工艺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绘在墓室墙上的彩色壁画是辽墓的精华部分。其特点是壁画数量多,分布集中,内容丰富,保存完好。壁画共计98幅,总面积达360平方米,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壁画中有天文图、茶道图、散乐图、出行图、启门图、挑灯图、备经图、备宴图、对奕图、婴戏图、花鸟图等,宛如地下艺术长廊。张世卿墓中的散乐图,长2.5米,宽1.8米,表现人物12个。11人组成乐队,1人手舞足蹈。这些人均头戴幞头,身穿圆领长袍,脚蹬高筒靴,服装色彩各异。每个人手中持一种乐器,有琵琶、大鼓、腰鼓、笙、笛、箫、拍板,场面极为壮观。此幅壁画被全国中学生历史教材采用。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员杨泓曾对张世卿墓中的点茶图进行了剖析。郑绍宗以宣化辽墓茶道图为题材,对北方地区茶道的有关问题同陆羽《茶经》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备经图中绘制的一白色香炉,似为银质,莲花座,长柄弯曲,造型美观,考古专家认为现国内无存,仅美国博物馆存有一件。  绘制在张世卿墓墓顶的天文图,是考古界继汉墓星图和北魏天象图之后又一次重大发现,是一幅把中国传统的二十八宿记星法与西方古巴比伦黄道十二官的记星法融合在一起的中西合壁的天文图。它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史和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珍贵史料。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对张世卿墓中的天文图作了详细论证。研究员伊世同结合邢台铜钟的十二宫对其墓中的天文图作了分析对比。张世卿墓中的天文图现为我国高校天文学专业必修课的重要内容。  
辽墓壁画均以写实为主,从各个侧面反映了辽代的经济、文化、宗教和民族大融合。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人物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壁画多分布在墓室的四壁及顶部。其中五座张氏家族墓,壁画内容有仙鹤、花卉、人物、瓶花、天象等,并以二方连续的云纹、折枝花卉图案和大片的缠枝牡丹图案为装饰,色彩绚丽,富丽华美。前室东壁都绘有"茶道"图,与西壁散乐图相对。后室则多表现妇人挑灯、门吏、妇人进门、经桌、仙鹤花卉等。这些壁画显示了当时民间画师的艺术水平。比它们晚20多年的三座张氏墓,壁画的布局、内容和技法已有明显的变化,画风趋向严谨。前室东壁绘散乐图,西壁绘出行图,后室多表现门吏和群侍。群侍备经、温酒或进茶。壁画人物线描简劲纯熟,运笔自由,稍有写意画的味道,接近北宋的画风。   四号墓是韩师训墓,前室东壁绘散乐图,西壁绘出行图,后室绘饮酒图、更衣图、备经图、进羹图等。画风明显不同于张氏墓壁画,用笔有书法的墨色韵味,设色淡雅,受到宋代文人画的影响。   
宣化辽墓壁画中,人物形象及服饰有汉人也有契丹人,反映出明显的契丹、汉族两种习俗并存交融的地方特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