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浒传》中李逵形象与元代“李逵戏”

(2011-09-04 15:08:30)
标签:

历史

文化

文学

水浒传

影视

分类: 随笔杂谈
 

《水浒传》中李逵形象与元代“李逵戏”

 

与跟历史上的李逵相比,《水浒传》中的李逵在性格和气质上跟元杂剧中的李逵倒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元杂剧中的李逵故事,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是风流才子型,他潇洒倜傥,多才多艺,聪明机智;后期元杂剧中的李逵则变得傻里傻气,憨厚质朴。

前期的“李逵戏”有:《黑旋风诗酒丽春园》、《黑旋风乔教学》、《黑旋风穷风月》、《黑旋风斗鸡会》、《黑旋风借尸还魂》、《黑旋风大闹牡丹园》、《黑旋风敷演刘耍和》、《黑旋风乔断案》、《黑旋风仗义疏财》、《黑旋风双献功》等。虽然这些杂剧大多已经失传,但从杂剧题目上已经可以看出,这时的李逵会作诗,会断案,会斗鸡,会“敷衍”人。后期“李逵戏”以康进之的《李逵负荆》为代表,剧中的李逵变成了傻大黑粗的黑大汉。

前期杂剧中的李逵与燕青都是“浪子”型的喜剧人物。在《黑旋风仗义疏财》一剧中,李逵是主角,燕青是配角;李逵出谋划策,指导燕青,最后李逵还题诗在壁。后期杂剧中李逵性格有了很大变化,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喜剧角色。对于喜剧来说,机智型丑角不如憨态型丑角可爱,而李逵的黑大个也不适合“浪子”型,所以李逵与燕青就告别了。杂剧中李逵的聪明机智也就多半留给了燕青。

“李逵戏”中的很多故事被写进了《水浒传》中,除了人们熟悉的“李逵负荆”、“真假李逵”外,还有写李逵微服私访,重断历史冤案的《黑旋风乔断案》,被《水浒传》第七十四回所用。另外象“乔教学”、“双献头”等,也都被写进了《水浒传》中。从此可以看出,《水浒传》中李逵形象之所以如此光彩照人,呼之欲出,是因为它深深得力于民间戏曲和曲艺这片肥沃土壤的滋润,而不是那个令人厌恶的历史人物李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