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2010-06-15 19:43:41)
标签:

教育科研方法

教学资料

分类: 教育研究方法

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摘要】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游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游戏教学方法吸收了多方面外语教学法的合理成分,是可以广泛应用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游戏、英语教学、综述

 

    当前基础教育正从应试模式转到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而小学英语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开发少儿外语潜能,激发学生兴趣为突破口。依据《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就决定了课堂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种活动强调的是学生主体主动的情感热烈投入、思维积极参与的、观察与行动相统一的、能满足学生个方面发展需要的整体的、多样的活动。

 

 

 一、课堂游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表象、直观的阶段,有着天真浪漫、活泼好动的天性,对任何新颖有创意的活动都有“好玩”的思想倾向。游戏教学刚好符合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在课堂中可以应用模拟表演、语言交际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据专家研究表明,人的学习效果好差同自身精神状态有着很大的关系,当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处于兴奋水平时,其学习工作的效率将事半功倍。在教学中同时引进竞争机制,组织英语游戏比赛在活动中运用语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

大量的语言是通过实践来掌握的,游戏则为儿童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儿童在游戏中必须与同伴交流、练习与理解。通过游戏儿童语言的发展充满了多元化和趣味性。比如,借助戏剧游戏,儿童可以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来理解文字的涵义,而通过对话,儿童可以练习说话。研究认为,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最为迅速地掌握语言。

3、营造良好的“语境”。

     理想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即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英语的场合和机会,让学生“沉浸”在使用英语的环境中。运用得当的英语小游戏,虽然只占课堂教学的短短几分钟,却能为当堂课堂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它能迅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浓厚的兴趣长久保持下去,这无疑对以后的英语教与学产生巨大而积极的影响。

4、符合“乐学”原则。

把枯燥的语言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游戏形式,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游戏的种类

 

1、快速抢答:这是小学教师普遍使用的游戏,尤其在教授新单词时。快速闪现相关图片,让学生回答相应的单词。(magic eye)这不仅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也很好地巩固了所学内容。

 

2、传话:可利用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按横排或直行来进行比赛,也可以每两个横排或两个直行为一组。教师低声对每组的第一个学生说一个单词或句子,要求依次低声传下去,由每组最后一个学生起立大声重复,传话又快又准的为优胜。在一个时期时,传话的内容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可以逐渐增大,以便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3、猜谜:一组中的一个学生做表意动作,模仿某一动物或动作,另一组学生必须用英语说出是何种动物或动作,表意动作也可以是表示大家熟悉的内容,要求对方用英语说出。如:在教“cat”一词时。模仿其叫声,或模仿抚摩猫的动作,再要求猜出,并大声说出“cat”。

 

4、自我认识:参加者每人背上贴一张小纸片,纸片上写着人名或物名,物名最好是教室内能看到的东西,但每人并不知道自己背上的小纸片写着什么,游戏开始,大家就在走动中互相提问,要求对方用Yes或No来回答,当猜出自己背上的小纸片上的内容时,就可以把纸片拿下来。

 

5、表演:发动学生亲自制作道具,参加表演,表演课本剧、唱歌、会话等,其情其景,十分融洽,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6、找朋友:卡片、实物发给学生,两两对应,一问一答。

 

7、包括个人抢答竞赛(教师出要求,学生自由抢答)、分组竞赛(将学生按实际情况分成几个小组,组与组之间开展学习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注意精神)、师生竞赛(在活动中,要真正做到师生间的“心心相容”,必须融洽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开展竞赛是融洽师生关系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更主动地学习)。竞赛形式易调动学生的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稳定的心理素质,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8、同桌交往式:同桌交往的学习是最小的单位。以同桌为伙伴(partner),比较容易控制,效率也较高,起到了互问互答、互纠互帮的作用,最终起到了生生教学的作用。

 

9、Bingo游戏:在Bingo卡的9个空格上随意写上9个单词或短语,老师每次随意读出其中3个,学生对照所填写的Bingo卡划去听到的单词或短语,如果划去的单词或短语成横线、竖线或斜线(任一方向)就喊 “BINGO”,最快的胜出并获得奖励。

 

10、单词接龙:老师给出一词,学生接上另一词,要求该词词首的字母与给出的词尾的字母相同,依次接下去。这种游戏可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11、谜语:英语中有大量有趣的谜语。教师可选择或编造简单、适合小学生水平的谜语,以   随机的形式出现,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三、 游戏教学的基本过程

 

 唱歌热身—自由谈论—游戏导课—新知学习—玩练结合—角色表演—竞赛巩固

 

 1、唱歌热身           

  主要是在上课前唱一两首英语歌曲,唱歌时可以加入适当的动作,通过歌声来调节情绪,营造英语学习气氛,并通过唱歌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但如果每节课都唱,时间长了,也难免使学生感到单调而影响情绪,这时我们便调换方式给学生播放节奏快,琅琅上口的儿歌。

 

  2、自由谈论  

  主要是用来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每堂课的前五分钟为学生的自我展示时间。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用英语进行自由会话,也可就某一话题进行谈论。例如:问候、问路、购物,谈论人物、谈论天气等。让他们充分展现自我,表现自我,并为他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也可让学生自由搭档,自编对话,时间为1-2分钟,在课外准备好,课上再表演。

 

  3、游戏导入  

   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恰当的游戏引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例如:在讲授《新标准英语》第四模块第一单元时,有位教师是这样引入新课的

T:   Hello , boys and girls , Let’s play a game , OK ? 

Ss:  OK !

T:   Please guess : What's in my hand ? (教师手拿实物藏在背后) 

S1:  Is it an apple ? 

T:   No , it isn't .

S2:  Is it an orange ? 

 T:  No , it isn't .   

S3 :  Is this a book ? 

 T:  Oh , sorry .  

S4:  I think it's a pen .

T:   Now , Let's have a look . Oh , it's a pen . You're clever ! Clap, everyone ! 

Ss:  Clap, Clap, Clap .

   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不但复习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为学习新课作了铺垫,而且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教师手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从而促使其动脑、动口。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自然轻松,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新知识的状态。

 

 4、新知学习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尽可能运用实物、图片、电化设备来充实生动的语言情景。如教学家庭成员名称时,教师就要求学生自带全家福的照片来,让学生自己介绍家庭成员。在教学动物时,教师可自制课件,内容包括所学动物的声音和图片,大屏幕投影: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什么动物也没有。接着,教师一按鼠标,出现一种动物的声音,让学生说出这种动物的单词,(譬如:bird)学生猜到了,森林里就会出现一只小鸟。学完一个单词,教师接着按鼠标,森林里又可以出现其他动物,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也丰富了想象,培养了创造力。

 

 5、玩练结合

  经过新知学习,此时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好时机,学生对课本内容有了一定了解,需要通过练习来消化。如在练习本节课新授的单词时,教师可把单词以卡片的形式(正面为图片或英文,背面空白)贴在黑板上,给学生看半分钟,接着用一张稍厚的大纸遮住所有卡片,然后在大纸的掩护下把一张卡片翻到反面,最后拿下大纸,学生凭记忆判断哪个单词不见了。该阶段可开展许多生动活泼的游戏,如猜谜、打电话、开火车、击鼓传花等。

 

 6、角色表演

  也就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环节,是学生最兴奋的时刻,也是锻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学生此时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交际能力。教师应抓住这一机会,努力营造英语表演气氛。如:

  How many cookies do you want ?    Two , please .

  How much milk do you want ?       A lot /A little , please .

 

如果只是读,学生虽可倒背如流,却不知如何运用,教师如果能给学生一些提示让他们运用已学过的句型,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改观。如:

 

 A: Waiter/Waitress ?  

 B: Yes ? Can I help you ?     

 A: May I have some milk please ?

 B: Ok . How much milk do you want ?  

 A: A little , please.    

 B: Wait a minute .

  ……   

 B: Here you are .  

 A: Thank you . 

 B: You are welcome .

 

  教师提示后,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独立组织表演,每人至少充当一次服务员。其余三人为顾客,最后选派小组上台表演,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及丰富的想象力,可自主添加许多学过的句子。

 

7、竞赛巩固

  这是一节课的小结。竞赛是学习、练习的一种好形式。每节课组织一场形式各异的竞赛,能促进学生情绪,操练和巩固所学知识。竞赛一般可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也可在课结束前进行决赛,分出胜负。

 

 

四、游戏教学的基本原则

1、开展游戏注意学生参与性,合理安排时间

  游戏教学的参与性体现在全体学生“动”起来,争着承担游戏中的每一个角色,另外,只有使游戏恰到好处,才能使课堂有起有伏,重点难点环环相扣,才能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

      

 

2、游戏的任务有目的性

   认清教学与游戏的关系,课堂教学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组织、课堂游戏也不例外,不能片面追求形式,纯粹为玩而玩。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他教学要求。

 

3、游戏应有一定的启发性。

   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应该在游戏中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所学的词语来表达。这样的游戏学生喜欢玩,而且可以常玩常新。

 

4、游戏应有一定的层次性。

   层次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目标的定位要有层次,既包括为掌握语言形式而设计的、具有机械和意义操练性质的游戏,又包括着眼于语言内容的、具有交际意义的游戏,这些游戏操练活动在一节课中要从低级向高级有序安排;层次性的另一个方面是指同一个游戏或同一节课中不同游戏内容难度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参与。对那些后进生,游戏时可适当给他们提示,启发并鼓励他们在游戏中获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则要让游戏有一定的难度。   

 

5、游戏形式多样化。

   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后就没有新鲜感了。所以要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

 

6、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就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度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之间的关系。

 

7、实用性原则。

   游戏教学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巩固所学知识,更是把语言从准焦交际向实际交际过渡的重要手段。游戏的设计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利用所学的语言进行实际交际。这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

 

9、游戏评价应具有一定的的选择性。游戏教学不但要设计学法和玩法,还要适当选择评价、激励的方法。评价可尽量让学生参与进行,让他们在自我评价中增加学习动因,而且要注意及时、客观、公平、易于记录、直观可见。对于那些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或小组要给予奖励。为使评价能保持长久的激励作用,可定期累积统计一下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中获得的小奖品(如小贴纸)和加分情况,并评出游戏表现出色的学生或小组。

 

五、游戏教学的目的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英语游戏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的原则,游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小学生活泼好动,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化难为易,减轻学生负担。

 

2、创造民主、和谐、活泼的教学环境

   游戏教学中教师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生动的游戏活动,和学生共同参加活动,参与游戏,能唤起学生友好、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学习

气氛。

 

3、提高儿童英语听说能力  

   每节课进行形式各异的游戏和竞赛,能促进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转为主动地听,在游戏中激发说的欲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交际的目的。

 

 

六、游戏的作用

 

1、促进智力发展

   智力的基本因素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注意力、想象力等都应该得到开发,而游戏的特点——形象、生动、创造等,无一不是智力开发和发展的有利因素。

 

(1) 促进儿童记忆力的发展

   游戏教学有使知识形象化的特点,增加记忆的强度,促进儿童记忆力的发展。学习单词:grandfather , grandmother , man , woman 时,让学生边说边表演捋着胡子的 grandfather , 捶着背的grandmother , 婀娜多姿的woman ,孔武有力的man , 并设计让一学生表演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father, mother 等,全班同学问:Who's that man /woman ? 另一学生进行猜测,这样学生在说说、演演、猜猜的游戏中,不仅感受到浓浓的趣味,而且产生了情绪记忆,增进了记忆强度,促进了记忆的发展。

 

(2) 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游戏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积极思考而作出的判断,是种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如在讲授 “How many ...?”这一句型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游戏“How many triangles?”,“How many squares?” 让学生动脑筋去想,去思考,到底有几个三角形、正方形。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活动中,由以前被动的思考变为积极主动的思考,从而提高了他们思维的流畅性,更认识到了集体智慧结晶的宝贵。

 

(3) 促进儿童表演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小学生有丰富的模仿和创造潜能。这都要教师平时耐心地去培养。英语课堂上的分角色表演的游戏活动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训练学生运用英语的好方法。如:在教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 句型时,可以这样设计游戏:让学生把教室当成一个市场,一些学生扮成卖不同商品(oranges , bananas , eggs , beef, vegetables. etc)的售货员,其他学生则扮成顾客在不同的 “摊位”上自由地购物。这样抽象的语言与有趣的实际生活应用联系起来,学生处于良好的听说氛围,内在的激情得以产生,不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而且把本课的句型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子里面。

 

(4) 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如:在教 Is this ...? 句型时,由一个简单的 “0”引发的 guessing game 中,有的学生会猜:Is this an apple/ an eraser/a nose ...?有的学生甚至会问:Is this a clock / an egg ?等等。在反反复复的猜测中,学生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与约束,不仅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而且在不知不学中学会了句型。

 

2、开发非智力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是用情感认识世界的。这就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生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情感因素。游戏教学的趣味性往往能激发儿童内在的动机,游戏活动中的合作形式又往往能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而游戏教学的竞赛性质又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并自觉地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使苦化乐,紧张变轻松。这样,动机、兴趣、情感、自信等非智力因素在游戏中就得到自然开发,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同时,师生关系也会因此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并反过来给教学有力的推动。

 

3、提高口语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那么绝大多数的学生会在轻松的环境里摆脱英语的生涩感,从而能大胆地讲英语,渐渐提高组织语言的能力。如:My friends 这一单元的复习巩固课中,可利用课件设计“神探柯南”的游戏,首先请几位学生当警察,另外一些学生当过路人,接着课件播放:一名青年骑自行车撞倒一位老奶奶,老奶奶伤得很重而肇事者逃离现场,请同学们配合警察调查,描述这位青年的外貌,找出这位青年。顿时,同学们情绪高涨,一句句描绘性的句子从他们的口中脱口而出:He is a man. He is strong. He has long black hair and big eyes. He has a big nose and a big mouth. 等等。全班气氛热烈,学生积极踊跃,不仅复习巩固了本单元的语言知识,而且使学生的口语得到锻炼和提高。

 

4、降低学习难度,突破重难点

   儿童在学习时出现一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错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地纠正,或许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如果过于强调其正确性,不注意方法,则会损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游戏是学生普遍喜爱参与的形式,生动活泼,有趣的游戏可以避免反反复操练的枯燥,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紧张情绪。

 

 

七、英语教学中游戏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1、游戏的开展应有明确的目的,应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为教学内容服务,不能为玩游戏而游戏。

2、游戏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趣味性,有助于调动各种水平学生的积极性并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特点。

3、游戏的形式不能单一,应多样化,并要不断更新。

4、游戏的时间不宜过长,应动静结合,并伴有教师及时的鼓励评价,提出努力方向,发挥游戏的导向作用。

5、 游戏活动中应寓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操和习惯。

6、 教师的指令要清晰,示范性要强,课前教具的准备要充分。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刘建清—《中小学外语教学》1991年第1/2期总54/55期

 

2.《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周小娜

 

3.《竞赛—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周建英—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2002年第7期总第144期

 

4.《浅谈创新形势下的游戏教学》—白植想

 

5.《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模式”初探》—《江苏教育》 2002年第2期总第613期

 

6.《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河北教育》—2002年第4期

 

7.《游戏对于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心理学》2002年第3期

 

8.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王林:“英语课堂教学法的尝试”—《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年5月 

 

10.《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第4期

 

11. 曹蕾,李寿林:小学英语“游戏教学”之我见[J]. 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 2009, (04)

 

12. 吉小慧:“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J]. 新课程(小学版), 2009, (03)

 

13. 洪国凤: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反思[J]. 小学教学设计, 2006, (Z3)

 

14. 郑明慧: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11)

 

15. 王玲玲:论游戏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 (05)

 

16. 陈益: 游戏:放松的智慧[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博士), 2003, (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