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冈石窟之二

(2012-06-22 22:20:29)
标签:

大同

云冈

石窟

北魏

辽代

雕塑

佛教

泥塑

彩绘

昙曜

菩萨

佛塔

佛龛

旅游

第9-13窟因华丽的泥塑彩绘而得名“五华洞”。

http://s10/middle/56a76876gc310591babc9&690


第十一窟,接引佛洞
http://s8/middle/56a76876gc3105aba3657&690


中心塔柱上下两层,样式朴拙简约。下层四面均一立佛,正面立佛两侧胁侍菩萨,细头瘦腰,神态温雅。
http://s12/middle/56a76876gc3105c347a9b&690


窟顶蟠龙萦绕,皇家的范儿。

http://s7/middle/56a76876gc3105dba94b6&690


西壁屋形大龛内七立佛,波状发式,面型丰润,形体高大,华衣飘逸。

http://s6/middle/56a76876gc3105f217575&690


第十二窟,离垢地菩萨洞,俗称音乐窟。
http://s10/middle/56a76876gc31060bbf289&690


门楣上一组舞伎群,动作连贯,气韵奔放,是人间舞姿的艺术再现在。

http://s11/middle/56a76876gc310624a9fca&690


前后室窟,窟口列楹柱。前室北壁最上层天宫伎乐十四身,

分别表演吹指、齐鼓、排箫、琵琶、横笛、琴、五弦、华筑、箜篌、腰鼓、义嘴笛、法螺等乐器。

http://s15/middle/56a76876gc31063f5c01e&690


第十三窟,文殊菩萨洞
穹隆窟顶,主像为交脚弥勒菩萨,高13米。

http://s14/middle/56a76876gc31065a121cd&690


头戴宝冠,颈部戴悬铃项圈及璎珞,胸佩蛇节,双首衔珠。
左手臂肘下一力士奋力托举,势若拔山,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
http://s5/middle/56a76876gc31067024924&690


第十四窟
窟分前后室,历经渗水侵蚀,雕塑风华剥蚀严重。
南壁及部分窟顶旧已塌陷,仅东千佛柱残存。

http://s16/middle/56a76876gc310682799cf&690


第十五窟,万佛洞
方行单窟室,以表现千佛题材为主,旧称千佛洞。窟内现村造像逾万,故又称万佛洞。
这些象征释迦分身的十方化佛,排列有序,构图严谨。西壁盖形帷幕龛基博山炉两侧,雕刻鱼鸟水藻,呈现出沙鸥翔集、鱼跃于渊的自然景致。

http://s12/middle/56a76876gc310699f976b&690


第十六窟,立佛洞
从十六到二十窟是云冈最早开凿的一组洞窟,因系著名高僧昙曜主持营建,故称“昙曜五窟”。

http://s14/middle/56a76876gc3106b16730d&690


窟呈椭圆形,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
象征北魏的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

http://s13/middle/56a76876gc3106c55cb6c&690

 

第十七窟,弥勒三尊洞
主像是菩萨装的交脚弥勒,高15.6米,头戴宝冠,胸佩蛇饰及短璎珞,臂着钏,斜披络腋,束腰收腹,下穿羊肠长裙,佛面庞浑圆,造型古朴壮美。
象征北魏的第二任皇帝明元帝拓跋嗣,他文武双全,励精图治,在北魏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

http://s6/middle/56a76876gc310579f4475&690


第十八窟,立三佛洞
主像高15.5米,高肉髻,面颊丰圆,鼻梁高挺,身披千佛袈裟。
http://s15/middle/56a76876gc31076d7ea3e&690


象征北魏的第三任皇帝太武帝拓跋焘,是南北朝杰出的骑兵统帅。只是在晚年刑罚残酷,笃信道教,发起过灭佛运动。
所以昙曜在佛像上动了些“手脚”,身披千佛袈裟似乎意味着残害无数沙门弟子,手置于胸前似乎意味着在深深的忏悔自己的过错。

http://s8/middle/56a76876gc3107827be07&690


第十九窟,宝生佛洞
主佛像结珈趺坐,高16.8米,是云冈第二大佛。
http://s5/middle/56a76876gc31079d57114&690


佛像耳轮齐肩,下颌崩毁,举右手,肘下有一小柱支撑。衣纹简洁明快,轻薄贴体,袈裟边饰折带纹。

中常待宗爱弑太武帝,矫令立拓跋余为皇帝(谥号南安隐王),后又被宗爱弑之。

殿中尚书源贺等杀宗爱,立拓跋濬为文成帝,追封早逝的拓跋晃为景穆帝。
因拓跋焘灭佛而他护佛有功,虽早年薨于宫廷内乱但后世追封也位列云冈。此窟的底部低于地面,暗指的是他未正式当过皇帝。

http://s10/middle/56a76876gc3107af5aee9&690


第二十窟,白佛爷洞
窟前立壁与窟顶早年崩塌,辽时建有木构窟檐,后毁于兵火,形成露天造像。
http://s8/middle/56a76876gc3107c57d017&690


主佛高13.7米,高肉髻,广额丰颐,长目高鼻,有八字须,手结禅定印,质地后中的袒右袈裟,衣纹凸起,具有犍陀罗造像遗风。大佛挺拔健硕的身躯,气势雄浑的申请,突出表现了鲜卑游牧民族的强大,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与象征,也是中国早期佛教雕刻艺术的空前杰作。

象征北魏的第四任皇帝文成帝拓跋浚。在位期间佛教得以复兴,公元452年,北魏恢复佛教,公元460年,下令建造云冈石窟。

http://s14/middle/56a76876gc3107dd6541d&690


石窟西部第21至45窟,以及一些未编号的小窟小龛。大多属于北魏太和494年以后的作品。
在这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中国早期佛教艺术改梵为夏的历史过程至此完结。

http://s10/middle/56a76876gc3107f3f5389&690


没有了官家支持,多数石窟为民间“游资”修建,风格也多数朴实无华。

http://s7/middle/56a76876gc31080a254f6&690


飞天也没有泥塑彩绘,呵呵~

http://s16/middle/56a76876gc310822d68ef&690


第三十九窟,塔窑洞

http://s6/middle/56a76876gc3108405cff5&690


窟中置五级方塔,高6米,每层四面开龛。
各龛间雕出有收分的方柱,柱上雕枋。各层均出密檐、瓦垅,檐下施一门三升与人字形拱,方形塔基。
http://s11/middle/56a76876gc31085c1ea2a&690


该窟是云冈晚期规模最大的洞窟——看来“游资”就是比不上“官资”哈哈。

http://s4/middle/56a76876gc31087313c83&690


好香的花~

问了几位工作人员(山西口音太重,听不懂,又不好意思说听不懂,就多问了几人)才知道这是沙枣。

http://s9/middle/56a76876gc31088ec51c8&690


北魏河坝
皇家营造武州山石窟寺,削山石壁,开凿洞窟,于窟前垒石砌坝。
不过使用无多时,就被碎石废料所掩。

http://s6/middle/56a76876gc3108a761b55&690


游毕,用官家一句话“中国从此便走向了大唐”……

http://s9/middle/56a76876gc310753da20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云冈石窟之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