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冈石窟之一

(2012-06-20 22:35:14)
标签:

释迦

云冈

石窟

塔庙

雕塑

佛教

壁画

菩萨

婆罗门

大佛

泥塑

鸠摩罗

旅游

大同市以西的武周山麓,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齐名的云冈,依山开凿绵延数里。

http://s14/middle/56a76876gc2e8521ac4ed&690


石窟始建于北魏,前后用了64年,共开凿了200多个窟,目前对外开放的有45个。

http://s16/middle/56a76876gc2e853713f7f&690


开放的第一、二窟为一组塔庙双窟,窟外两侧个残存一座单层方塔。
据考证双窟为辽代以前建为护国寺,为云冈十寺之一。

http://s7/middle/56a76876gc2e854fbca16&690


第一窟,石鼓洞

http://s14/middle/56a76876gc2e85677d67d&690


第二窟,寒泉洞
窟内三级方塔,刻出瓦筒、檐椽、门拱等仿木建筑构件,上层四角镂刻八角柱。
窟地下有泉水涌出,曰寒泉。

http://s3/middle/56a76876gc2e857b20612&690


第三窟,灵岩寺洞
云冈最大的洞窟,原设计为大型塔庙窟,但终北魏一代未能完成。

http://s4/middle/56a76876gc2e8592d7bd3&690


窟分前后室,后室没灯,鄙人就不敢钻进去了。

http://s1/middle/56a76876gc2e85ac47340&690


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

菩萨神态超然,精美庄严。

http://s6/middle/56a76876gc2e85c192815&690


第四窟,塔庙窟
塔庙窟,一门两窗,未按计划完工。
窟内有云冈石窟目前所知时间最晚的北魏造像铭记,但已风化不清。

http://s14/middle/56a76876gc2e85d8d3f1d&690


第五、六窟为一组双窟

http://s16/middle/56a76876gc2e85ee63d5f&690


窟前四层木构阁楼为清初顺治1651年修建,因岩结构,蔚为壮观。

每个榫卯结合处都有个似龙面具,每位的眼神都似乎瞄往某处,很有神秘感。

http://s13/middle/56a76876gc2e8607ddfdc&690


第五窟,大佛洞
坐佛高17米,是云冈中最大的佛像,后世包泥彩绘,呈唐代风格。

http://s1/middle/56a76876gc2e861be5190&690


第六窟,释迦佛洞

http://s8/middle/56a76876gc2e8636993e7&690


窟为中心柱窟,亦名支提、塔庙窟。
雕饰富丽,被誉为《云冈第一伟观》,是世界雕刻艺术史上的奇迹。

http://s12/middle/56a76876gc2e864d5ceeb&690


窟内中央方形塔柱分上下层,高15米。
上层四面各镌一立佛二菩萨,四角镂雕打响承驮九级阁楼式方塔;下层四面开龛坐佛。
窟内现存发溺婴能够释迦一生的佛传故事图三十余幅,集中表现了佛主从诞生到出家、弘法等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纪念意义的场面。
这些故事图雕刻,结构合理,手法简朴,为犍陀罗艺术东传的新创造,弥足珍贵。

http://s8/middle/56a76876gc2e8511e5c97&690


看到一箭头指上,听旁边导游讲解才知晓第5格佛龛位置有一洞,通旁边的第五窟。

两窟中间石壁间隔大约有2-5公分,千年的风化变得越来越薄,足见当年建设者们的天斧神工。

http://s13/middle/56a76876gc2e876e3ec6c&690


第七、八窟是云冈最早的双窟。
窟具前后室,主室平面呈横长方形。窟内造像胡风汉韵,交相杂糅,动西文化在这里发生了最绚烂的撞击和交融。

http://s4/middle/56a76876gc2e878661223&690


第七窟,西来佛第一佛洞
下层为释迦、多宝二佛并作。

http://s10/middle/56a76876gc2e879c39e29&690


北壁上层大龛正中为交脚弥勒。
窟顶摹仿木构建筑中的平棊藻井,24对飞天围绕盛开的莲花飘然曼物,美仑美奂。

没想到在莫高窟以外的地方还能见识到这么精美的飞天大叔。(从敦煌回来后,我才知道飞天都是男性外貌的菩萨大叔哈哈。)

http://s11/middle/56a76876gc2e87aeb4b1a&690


第八窟,佛籁洞
东侧骑身牛的的摩醯首罗天,三头八臂,面型浑圆,两侧小头戴尖顶帽,主臂一手叉腰,一手持谷穗,其余多臂或托日月,或执弓箭,或提如意。
多首多臂天神像造型来源于古印度,原为婆罗门教神祗。该组雕像为云冈石窟所独有,反映了早期佛教杂密兼容的特征。
http://s8/middle/56a76876gc2e87c2f4457&690


窟门西侧雕骑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五头六臂,颜若童子,卷发喜笑,手中或托举日月,或执弓箭,左下手当胸持斑鸠。
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

http://s15/middle/56a76876g79e40c8d5b1e&690


第九、十窟为一组双窟,前后室结构,汉式殿堂布局。
窟门列楹柱,面各三间。柱雕于佛,柱基承以狮、象,蔚为壮观。

http://s9/middle/56a76876g79e40cbb6b38&690


第九窟,阿X佛洞 (那字不懂,汗~~)
窟门为仿中国传统庑殿式建筑,两侧对成布龛,中西合壁,具有浓重的装饰意味。

http://s7/middle/56a76876g79e40ce5eb16&690


窟外三开间的布局,外殿的雕刻极尽细腻与豪华。

http://s2/middle/56a76876gc2e882e22c91&690


据说龛楣上端坐的佛像只有2厘米大的佛像,是云冈石窟最小的佛像。

——努了半天眼,都没找出是哪个2厘米呵呵。

http://s8/middle/56a76876gc2e884d68057&690


!!!审美疲劳啊,这么多俊美的佛像,真不知道该欣赏哪座。

http://s9/middle/56a76876gc2e886faad18&690


第十窟,毗卢佛洞

http://s5/middle/56a76876gc2e88898e034&690


布局上跟第九窟类似,佛像“多如牛毛”,我已无暇分辨两窟的区别之处咯。

http://s7/middle/56a76876gf9d156643fb6&690


前室门楣雕饰得十分精细。

门楣上方,须弥山层峦叠嶂,山间二龙交首盘环,或说是蛇更为恰当。

http://s6/middle/56a76876g79e40e0fdb15&690


雕刻动静结合,虚实相间让我们看到了公元5世纪的生活场景。

http://s15/middle/56a76876gc2e875a7db2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云冈石窟之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