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汉语语法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2、3)

(2010-05-28 00:01:16)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与教育

现代汉语语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单项选择(一)

1、“他在黑板上写字” 的“在”是(      A动词    B副词    C介词    D方位词

2、“人、百、个”这三 个词都是(       A体词    B谓词    C加词    D代词

3、(       )能用数量词组修饰。A代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名词

4、(       )不能用“不”修饰。A动词    B形容词   C名词    D副词

5、(       )表示动作的量。A名量词   B动量词   C时量词   D形量词

6、能带宾语的是(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副词

7、“上来”是(      A助动词   B判断动词  C趋向动词  D及物动词

8、“国营、民用、大 型”是(      A动词    B名词    C副词    D区别词

9、“不、没”都是(       A程度副词  B时间副词  C范围副词  D否定副词

10、“很、挺、十分” 是(      A程度副词  B范围副词  C语气副词  D情态副词

单项选择(二)

1、下列句子中的(      )是名词句。A春天。   B为人民服务。 C不行。   D他来。

2、“你的想法,我认为 很奇怪”是(      A动词谓语句 B形容词谓语句 C主谓谓语句 D名词谓语句

3、“他推开门走了出 去”是(       A连动句   B兼语句   C存现句   D“把”字句

4、“老张介绍我去见局 长”是(      A连动句   B兼语句   C存现句   D“把”字句

5、“教室里坐着三个 人”是(      A连动句   B兼语句   C存现句   D“把”字句

6、“老张把他叫走了” 是(       A连动句   B兼语句   C存现句   D“把”字句

7、“如果A,就B”是(       A因果复句  B假设复句  C目的复句  D让步复句

8、“即使A,也B”是(       A因果复句  B转折复句 C目的复句 D让步复句

9、“我越学越爱学”是 (       A倒装句   B紧缩句   C省略句   D复句

10、“小张为什么没有 来?”是(      A是非问   B特指问   C选择问   D正反问

单项选择(三)

1、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区 别词的一组是(   )

A.高级、家务    B.初级、医务    C.低级、劳务    D.阶级、义务

2、“桌子是木头的”和 “那样说是可以的”中的“的”分别是(   )

A.助词、助词    B.助词、语气词    C.语气词、助词    D.语气词、语气词

3、下列都属于述宾短语 的一组是(   )

A.觉得有趣、喜欢说 谎、来了客人      B.客人没来、睡着看书、说下去

C.不能出去、没听清 楚、今天休息      D.不走也行、送小李上学、走慢了

4、下列都属于谓词性短 语的一组是(   )

A.卖菜的、所见所闻、 他的出现      B.心地善良、暗暗发誓、多快好省

C.关于工资、坐车来、 大规模        D.边走边读、绝对可靠、首都北京

5、下面属于主谓谓语句 的是(   )

A.关于这次会议大家议 论纷纷    B.这次会议大家心中都有底

C.我们学校的校园很大          D.我们学校很大

6、下列属于连贯复句的 是(   )

A.我们取得了成绩,同 时也受到了教训    B.代表团定于今天去巴黎

C.他刚找出来,就送去 了      D.他站起来走过去关上门

7、无论明喻、暗喻还是 借喻,比喻的各构成要素中,必须出现的一个是(   )

A.本体      B.喻体    C.比喻词      D.相似点

8、下例中用了比喻修辞 手法的是(      )

A.现在的小学生作业负 担好像太重了。

B.你看她今天老板着 脸,好像有什么不高兴的事。

C.王大爷七十多了,每 天上山下地噔噔地,一点不显得累,就像三十来岁的人。

D.总司令那稳健的身 躯,有如一株青松,巍然高大。

9、与“笑掉大牙”运用 的修辞手法相同的是(      )

A.长虹异彩映万家    B.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C.冻豆腐—难办()   D.一回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10、不属于叹号用法的 是(      )

A.用于表示情感强烈的 感叹句      B.用于表示情感强烈的陈述句

C.用于表示语气强烈的 祈使句末尾      D.用于表示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