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若梁灏(浩),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2011-08-17 19:06:43)
标签:

梁灏

《三字经》

画外音

魁多士

梁固

教育

分类: 三字经讲解

若梁灏(浩),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画外音》苏老泉27岁开始求学,由此可见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但梁灏82岁中状元的事是真的吗?

  《正文》在讲完27岁苏老泉的故事后《三字经》讲了一个岁数更大的人的故事。“若梁灏(浩),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讲一个82岁取得最后成功的人。这个故事一定是惊心动魄非常吸引人,但《三字经》在这里错了,《三字经》作者在这里犯了一个和历史事实不相符的一个错误,也许《三字经》在这里没经过太严格的考察就用了一个民间传说而忘了这个故事实际上是见于史籍的。梁灏,公元963-1004年,字太素,东平州城人。总共在这个世界上才活了41年,怎么可能82,比他在人世间活的年龄翻了一番所以一定是错的。梁灏这人在历史上确实是有的而且是个很著名的人出生在官臣之家,他的曾祖、祖父、父亲都是当官的,但梁灏少年丧父由他的叔父抚养成人从小好学。梁灏初次考进士没中就留居在京城而到了雍熙二年(985)年再度赴考,经过了廷试和宋太宗的御试考取了第一名时年23岁。“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所以魁多士是指在很多读书人中间独占魁首独占鳌头。

  《画外音》《三字经》是儒家思想的启蒙教材,在长期的流传中经多人修改补充,这也可能就是出现误差的原因。梁灏82岁中状元可能就是民间一个误传,但历史上有那么多文人学士梁灏为什么会被民间传颂?他还有什么其他独特之处吗?

  《正文》梁灏有三个儿子为什么我们在谈到别的《三字经》里人物的时候一般不讲他有几个儿子,为什么在讲到这位梁灏时要讲他的三个儿子?因为梁家父子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美谈。他的长子梁固985年出生也正好是他父亲考取状元那年生了这么个儿子,这个儿子叫梁固1017年去世。这人也是少有在志而且非常崇尚节操是个人品非常高尚的人。他在父亲去世后,因他父亲是一个官所以受到了所谓被荫赐,就是受到祖辈的福荫受到父辈的福荫,以荫赐被赐为进士出身。丧期满了以后他辞去赐进士出身。一般人不用考试,赐了我一个进士那高兴得不得了,但他非常有志气把这个赐进士出身给辞掉自己主动参加科举考试。在1008年又考取状元。在父亲考中状元当年生的儿子后来又考中状元,这样的父子两状元在中国历史上在我有限知识范围里知道的就这么一对。而他的儿子为人爽直,才调俊雅,善与人交,慷慨好施,尚义气,有吏才。宋朝的这一对父子状元举世罕见,宋金以来就已经为他们修建过父子状元的牌坊,这个牌坊原来还一直在的,是个木质结构,到了清朝的康熙58年兖州太守奉旨重修牌坊,上面有一对对联也是比较有名的,“是父是子同作状头千载少,为卿为相流传历代一门多”,这个对联就很说明问题了。

  《画外音》像梁灏梁固这样的父子状元在中国历史上确实罕见,也许正因为如此梁灏才被收入《三字经》中。虽然年龄上弄错了但也让我们了解到一对父子状元的故事。虽然《三字经》认为学习不分年龄但年幼而聪明好学的就更被称赞了,那《三字经》当中所提到的莹和泌又是怎样的两个神童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