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血泪“愤青”招魂~~
(2009-10-25 23:59:48)
标签:
愤青愤怒的青年霉运愤怒青年中国马后炮马志海杂谈 |
老马很少转帖。
都对照一下,藐视愤青的,看一看你们有没有资格对愤青不敬?
当然,老得武功尽废的人,可以看不惯愤青,因为他们无能。
“愤青”的由来
1.充满社会(或道德、文化)义愤的当代城市知识青年。
2.对社会现状不满,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
3.愤青,是“愤怒青年”的简称。“愤怒青年”这个称呼早在1970年代的香港已经出现,当时特指一班对社会现状不满,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但近年来这两个字(四个字的原称倒不常使用)已经在中国大陆发展成为网络语言中的特有词汇,来形容大陆内部民族主义和爱国情绪高涨的年轻人,并有“粪青”、“粪粪”、“FQ”等变体戏称。“愤青”本词是褒是贬因人而异,很多人将其作为贬义词来抨击此类人,但也有很多人以做“愤青”而自豪。
4.愤青在中国代表了太多的东西,代表了一批人的惶惶,代表了一批人的迷茫,代表了一批人对美好的向往,代表了远超过自身涵义的东西。
5.愤青精神的实质就是:在平等、民主、博爱的精神下,用理智去审视和批判社会。这才是我们愤青的本质,无论左还是右的愤青。
6.绝大多数的愤青在生活中都是谦谦君子,温良而文雅。愤青们之所以愤怒,那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泯灭了太多的公正和良知。愤青不是排外主义者,因为这不符合愤青精神。愤青精神的根本在哪里?在平等,在民主,在批判。
7.左派、爱国主义、过于夸张的民族自豪感、仇日心态、反美情结、对切·格瓦拉的崇拜等等,这些所有的一切外在的通常被判为愤青特征的东西,并不能说明愤青的本质。愤青的本质或者说愤青精神到底是什么呢?很简单,批判!
从众多网页内容来看,简单来说,在当今时代,中国的愤青似乎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指对很多社会现状不满而又积极思考变化的一群青年;另一类更多地指网络世界里的人,指中国大陆民族主义和爱国情绪高涨的年轻人,极端表现为左派、激进爱国主义、过于夸张的民族自豪感、仇日(韩)心态、反美情结等等。
其实,“愤青”这个词语,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一个舶来品,最早出现在1956年。当时,英国剧作家约翰·奥斯本的(John Osborne)名作(也是他的处女剧)《愤怒中回顾》(Look Back in Anger)在伦敦的皇家宫廷剧院上演,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新闻宣传和评论界就将这位年仅26岁的剧作家以及五十年代中期英国的一批剧作家和小说家统称为“愤怒的青年(angry young men)”。他们的共同创作风格是,以真实自然的现实主义风格来刻画严酷的社会生活。倡导人们进行社会抗争。而当时,大多数小说家和剧作家们并不喜欢这个备受炒作的“头衔儿”,感觉似乎被人贴上了标签。很快,这个短语就演变成为二战后30岁左右清醒激进的一代人的代名词,他们对社会不满,怀有强烈的政治的、社会的忧患意识,主张揭露和批判社会丑恶现象,号召人们进行反抗。
“愤怒的青年”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还被用来指英国当时的三个音乐人,Elvis Costello, Graham Parker, 和 Joe Jackson.,他们的音乐风格独特,反对传统音乐形式,称为“朋克摇滚(Punk Rock)”。它以攻击性的演出、令人讨厌的舞台行为、钉型的发型、撕破的衣服、满口的脏话、沉重金属感、强烈节奏等为最明显的特征。
一、网络上愤青的含义
这个首先要从中国的网络发展说起,早在94年因特网初期发展的时候,中国的网络和国外还没有什么接触。此时的网络还可为是纯净的天空,当时有条件上网的都是一些大学院校学生。也有很多是从老BBS转过来的人群。此时大家讨论最多的都是中国的发展和政治问题。当时几乎所有的高校BBS(校园内部网)都有政治话题。但这时候还没有愤青的称谓产生。
直到98年网络普及年开始,中国的互联网逐渐和国外进行的相当的接触。中国网民首次和国外的反华政治团体接触。这时候愤青的称谓便扣在了中国部分网民头上。因为在这些反华团体看来,凡是为中国进行辩护的都是愤青(这里面最先引用此称呼的是89年跑到国外的那些人),凡是说中国好话的都是愤青。此时愤青的称呼基本针对的是爱国者。这里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反华人士只把愤青称呼送给那些偏激、骂人的爱国者。而是无论是谁,人手一个)。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你骂一个反华人士,可用的词很多,什么汉奸走狗卖国贼,霉运猪猡等等。而那些被骂惯的霉运只有用“愤青/粪青”来反击,也算是理尽词穷的一种正常反应。
二、愤青在网络的发展
到了2002年,随着中国有钱人的增多和贸易的发展。中国越来越多的充斥着日本的产品。此时中国网民开始有一部分自觉地开始抵制日货,并在网络上开展普遍的宣传。其理由也大多是,中日贸易逆差在逐年扩大,如果在如此发展,我们将没有外汇去购买国外的产品。
而此时愤青的称呼不幸就落在了这些反对日货的人身上。只要你反对日货,你就是愤青。不管你的理由是什么。
现在愤青的含义已经和开始的完全不一样了。就好像农民被某些自认为清高的人搞成了贬义词一样。愤青现在也成为了那些支持日本货的人手中的武器。谁敢不服,你就是愤青一个。
愤青这个本来是由于社会动荡所产生的特殊群体,经过反华霉运和爱日汉奸的洗礼后,成为了网络上又一大奇景。
从本质上来看,无论任何国家,“愤青”的出现,必然代表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与和谐社会状态的良好愿望。愤青们的行为或主张可能千差万别,愤青们的群体或团队可能有大有小,愤青们的素养和层次可能良莠不齐,甚至愤青中可能混如了很多不三不四的闲杂人等,但是,如何冷静地看到愤青存在的客观性和必要性,如何积极发挥愤青的良好愿望,如何引导愤青将满腔热血化成行动的动力,等等等等,或许才是人们值得关注的真正焦点。
再附一首属于愤青的诗。
是时候了
(—)
是时候了,
年轻人
放开嗓子唱!
把我们的痛苦
和爱情
一齐都泻到纸上!
不要背地里不平,
背地里愤慨,
背地里忧伤。
心中的甜、酸、苦、辣
都抖出来
见一见天光。
让批评和指责
急雨般落到头上,
新生的草木
从不怕太阳光照耀!
我的诗
是一支火炬
烧毁一切
人世的藩离,
它的光芒无法遮拦,
因为它的火种
来自——“五四”!!!
(二)
是时候了。
向着我们的今天
我发言!
昨天,我还不敢
弹响沉重的琴弦。
我只可用柔和的调子
歌唱和风和花瓣!
今天,我要鸣起心里的歌,
作为一支巨鞭,
鞭笞死阳光中一切的黑暗!
为什么,有人说,团体里没有温暖?
为什么,有人说,墙壁隔在我们中间
为什么,你和我不敢坦率地交谈?
为什么……?
我含着愤怒的泪,
向我辈呼唤:
歌唱真理的弟兄们
快将火炬举起
为葬阳光下的一切黑暗!!!
都对照一下,藐视愤青的,看一看你们有没有资格对愤青不敬?
当然,老得武功尽废的人,可以看不惯愤青,因为他们无能。
“愤青”的由来
1.充满社会(或道德、文化)义愤的当代城市知识青年。
2.对社会现状不满,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
3.愤青,是“愤怒青年”的简称。“愤怒青年”这个称呼早在1970年代的香港已经出现,当时特指一班对社会现状不满,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但近年来这两个字(四个字的原称倒不常使用)已经在中国大陆发展成为网络语言中的特有词汇,来形容大陆内部民族主义和爱国情绪高涨的年轻人,并有“粪青”、“粪粪”、“FQ”等变体戏称。“愤青”本词是褒是贬因人而异,很多人将其作为贬义词来抨击此类人,但也有很多人以做“愤青”而自豪。
4.愤青在中国代表了太多的东西,代表了一批人的惶惶,代表了一批人的迷茫,代表了一批人对美好的向往,代表了远超过自身涵义的东西。
5.愤青精神的实质就是:在平等、民主、博爱的精神下,用理智去审视和批判社会。这才是我们愤青的本质,无论左还是右的愤青。
6.绝大多数的愤青在生活中都是谦谦君子,温良而文雅。愤青们之所以愤怒,那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泯灭了太多的公正和良知。愤青不是排外主义者,因为这不符合愤青精神。愤青精神的根本在哪里?在平等,在民主,在批判。
7.左派、爱国主义、过于夸张的民族自豪感、仇日心态、反美情结、对切·格瓦拉的崇拜等等,这些所有的一切外在的通常被判为愤青特征的东西,并不能说明愤青的本质。愤青的本质或者说愤青精神到底是什么呢?很简单,批判!
从众多网页内容来看,简单来说,在当今时代,中国的愤青似乎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指对很多社会现状不满而又积极思考变化的一群青年;另一类更多地指网络世界里的人,指中国大陆民族主义和爱国情绪高涨的年轻人,极端表现为左派、激进爱国主义、过于夸张的民族自豪感、仇日(韩)心态、反美情结等等。
其实,“愤青”这个词语,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一个舶来品,最早出现在1956年。当时,英国剧作家约翰·奥斯本的(John Osborne)名作(也是他的处女剧)《愤怒中回顾》(Look Back in Anger)在伦敦的皇家宫廷剧院上演,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新闻宣传和评论界就将这位年仅26岁的剧作家以及五十年代中期英国的一批剧作家和小说家统称为“愤怒的青年(angry young men)”。他们的共同创作风格是,以真实自然的现实主义风格来刻画严酷的社会生活。倡导人们进行社会抗争。而当时,大多数小说家和剧作家们并不喜欢这个备受炒作的“头衔儿”,感觉似乎被人贴上了标签。很快,这个短语就演变成为二战后30岁左右清醒激进的一代人的代名词,他们对社会不满,怀有强烈的政治的、社会的忧患意识,主张揭露和批判社会丑恶现象,号召人们进行反抗。
“愤怒的青年”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还被用来指英国当时的三个音乐人,Elvis Costello, Graham Parker, 和 Joe Jackson.,他们的音乐风格独特,反对传统音乐形式,称为“朋克摇滚(Punk Rock)”。它以攻击性的演出、令人讨厌的舞台行为、钉型的发型、撕破的衣服、满口的脏话、沉重金属感、强烈节奏等为最明显的特征。
一、网络上愤青的含义
二、愤青在网络的发展
再附一首属于愤青的诗。
是时候了
(—)
是时候了,
年轻人
放开嗓子唱!
把我们的痛苦
和爱情
一齐都泻到纸上!
不要背地里不平,
背地里愤慨,
背地里忧伤。
心中的甜、酸、苦、辣
都抖出来
见一见天光。
让批评和指责
急雨般落到头上,
新生的草木
从不怕太阳光照耀!
我的诗
是一支火炬
烧毁一切
人世的藩离,
它的光芒无法遮拦,
因为它的火种
来自——“五四”!!!
(二)
是时候了。
向着我们的今天
我发言!
昨天,我还不敢
弹响沉重的琴弦。
我只可用柔和的调子
歌唱和风和花瓣!
今天,我要鸣起心里的歌,
作为一支巨鞭,
鞭笞死阳光中一切的黑暗!
为什么,有人说,团体里没有温暖?
为什么,有人说,墙壁隔在我们中间
为什么,你和我不敢坦率地交谈?
为什么……?
我含着愤怒的泪,
向我辈呼唤:
歌唱真理的弟兄们
快将火炬举起
为葬阳光下的一切黑暗!!!
前一篇:当谎言被盖上了大红章~~~
后一篇:“炒作”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