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马后炮南方电视台记者法制社会感悟随笔谈天说地 |
昨天提到的那位解放军军官,他怎么就不可以退后半步,带着自己的妻儿离开现场?可是他没有这样做;北京的那家医院,医生们成了局外人,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死亡,虽然情感上有些过不去,但是却成功地避开了责任和风险;国家林业局,那更是逃避责任的高手,太极推手打得好,皮球踢得棒,老虎的事情你们去吵吧,跟本衙没关系。
明明有一份责任在肩头,你能不能有点责任感呢?看看东莞这台被烧成了空架子的大巴,发生事故的原因竟然是开大巴的司机在开车的时候嬉戏打闹,造成了车辆失控。你看看,车上几十个人的生命安全,这么大的责任,就这样被轻慢,就这样被托付给了一个不知责任是何物的玩闹司机。
前天的人民日报报道了一群日本游客闯进了楼兰古城,这简直是乱来。那里是外国人的禁区,日本游客是怎么进去的呢?原来是向那里的小官吏交了钱,每个人一万就放他们进去了,爱干啥就干啥。你看,有小官吏起作用,有些坏事儿还真就能做成。那收钱的,本来担的就是保护楼兰古城的责任,可是现在,他改卖票了,一万块破坏一次。
河南商丘,好不容易争到了中国木兰之乡的美名,也不知道是怎么考证的,反正他们就给传说中的花木兰办了河南的户口,还举办庆祝活动,请来了大名星作花木兰形象大使。一看这大名星,嗬,认识,原来是香港著名艳星彭丹!彭丹——花木兰,花木兰——彭丹|,没错,都是包打天下的女人,可花木兰靠的是什么,彭丹靠的又是什么呀?堂堂政府官员竟然和一艳星同台,成何体统?如果你在自己家里,哪怕你是某个艳星的粉丝,那没问题,是你个人的兴趣,但是你穿西服打领带戴着红花台上站,你代表的就是公权力,什么事儿能做什么事不能做,难道真就分不清楚吗?
反腐败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无论是老鼠还是老虎,见一个就打一个——
原安徽省副省长受审
请注意,这是在十七大之后,公开审理的第一起副省级高官腐败案件。来自检察日报的报道说,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因涉嫌受贿罪昨天在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检察机关指控,何闽旭在1991年至2006年5月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或者非法收受27个个人和单位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841万余元人民币。
这些钱都是谁给的?八百多万的财物中,有530万来自房地产商人。 其中分17次收受了安徽一家房地产公司202万元的贿款。17次,各位想想,你和最好的朋友一年能不能见到十七次,由此可见这位副省长和这个房地产商是何等的亲密无间。除了房地产商,向副省长上贡的还有的是为了买官,其中最大的一笔,一家煤矿的矿长为了给女儿搞工作调动,外带给自己谋个矿业集团副总经理的职位,就给了何副省长160万。
案件本身,从情结上看了无新意,且不说买官卖官在有些地方几乎成了明规则,就说这位副省长和房地产商的关系,也并不让人感到吃惊,君不见,有些地方政府在表达对房地产业的情感方面已经到了不避嫌的程度吗?
反腐败,不能只是见一个打一个,一个个被揭露的腐败案,没有一点新意,都是简单重复,只不过角色换了不同的演员,长此以往,百姓就不再会为打了一只老虎鼓掌欢呼,取而代之的,是山里究竟还有多少老虎的担忧。
2007年年末,有消息说,医改方案的制定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新方案出台在即。有人发现,社会上有关医改的讨论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可是就有一个群体基本上是沉默的,可是偏偏他们又不可能是医改的局外人。来看看新民周刊的专题报道———
中国医生,你感到屈辱吗?
有人说,沉默是因为这一轮医改的起点就是对医生的批判。 所以,就很奇怪,明明是医改中的主角,但却成了沉默的看客,许多医生似乎是在麻木地工作着,如果再有谁说什么荣誉,那会是一个相当不合时宜的玩笑。在医生口中最典型的表达就是绝对不再让自己的孩子跨进医门,不是因为工作辛苦,甚至对收入的不满还在其次,关键是受不了压力和屈辱的感觉。医生们承担着外界舆论的压力,同时又承受着体制内种种不公平带给他们的困惑。比如说,医生的收入不是取决于他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而是取决于开多少药。这样的规则,实际上是对这个行业的侮辱。但是没办法,侮辱成了习惯成了大家共同的承受,那就只能沉默面对了。
沉默不是罪,而且集体的沉默一定会是良心的次优表达。良心都沉默了,你能指望事情会有好的结果吗?所以,我们能指望在医生们的沉默不语中诞生的医改新方案会有好的结果吗?
再来看有关房价的事儿,还是乱花迷人眼的局面——
房价开始降了吗?
再看北京,北京也感受到南方楼市调整的寒意。“有价无市”成为近一个月来见诸京城报端和地产论坛里最热门的词汇。最有趣的是还有开发商公开辟谣:谁说我们降价了,我们明明还升着价嘛!你看,开发商辟谣,听着怪怪的,一般来说辟谣这活是政府干的呀。
再看上海,说是重回2005,楼价是在继续涨,可是买房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开发商不愿降价,买家看房价不降就是不买,现在大家就僵在这里了。
总体来说,还不能肯定就说楼市已经就到了拐点,实际上买卖双方都在较着劲儿,你不降我不买,双方实力差距可能就是一根稻草的分量了。说一声加油!看谁能坚持到底。
再来看——
不堪房价高,80后小伙寻短见
买房是个大事情,没房子住是个大问题。郑州,个80后小伙因为没有房子发愁,一时想不开居然打开煤气自寻短见。小伙子的亲属说,他就快要结婚了,可是三十万的买房钱到哪去找啊?所以就想不开了嘛。好在,小伙子被抢救过来了。
需要三十万买房子?如果是按揭,那这小伙看中的房子得有一百万吧?按照郑州的房价,得有将近一百平方米吧?老马是个挺保守的人,不太愿意给自己太大压力,就有点想不通:怎么就不能稍微降低一点要求,买个五六十平方的小房子呢?有时候,退一步就是海海阔天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