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故事(29)司马徽义训庞统
(2017-10-28 22:12:48)
标签:
世说新语庞统司马徽诸葛亮刘备 |
【原文】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曲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昔伯成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此乃许、父所以慷慨,夷、齐所以长叹。虽有窃秦之爵,千驷之富,不足贵也!”士元曰:“仆生出边垂,寡见大义。若不一叩洪锺,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
【引子】①庞统,字士元,号凤雏,汉末荆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刘备的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随刘备一同入川。在刘备与刘璋决裂后,谋划上中下三计攻取西川。攻打雒县时,庞统在前沿阵地指挥,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蜀汉追赐其为关内侯,谥靖侯。世人称庞统身亡处为落凤坡。
②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相传他是殷商王室的后代,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遁甲、兵法与经学。人称“水镜先生”。司马徽清雅高尚,学识渊博,有知人之明,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
③伯成,名子高。相传尧为天子时,伯成子高被封为诸侯。后来禹做了天下共主,伯成认为他“德衰而刑立”,不满禹只重赏罚、不讲仁德,于是辞官回家从事耕种。
④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他住的房子是用茅草搭的,门户是用蒿草编成的,门枢则是桑树条制作的。同学子贡穿着雪白的衣服、驾着高大的马车来拜访他。原宪戴着破裂开口的帽子、拄着藜木拐杖迎接他。子贡问:“你这是生病了吗?”原宪说:我听说,没有财产叫贫困,学道而不能身体力行叫做病,我是贫困而不是生病。子贡听了深感羞愧。
【白话】南郡庞士元听说司马德操在颍川,特地从两千里之外赶来看他。到了颍川后,恰好遇上司马德操在采桑叶。于是,庞士元就在车里对他说:"我听说,大丈夫处世应当带金印佩紫绶,哪能像您这样窝窝囊囊地专做这些娘们才干的事呢!" 司马德操说:"你先从车上下来吧。你就知道抄小路走捷径的便利,却未曾考虑迷路的危险。从前伯成宁愿回家种地,而不羡慕诸侯的荣华富贵;原宪只肯居住贫寒的草芦,也不愿当官搬迁到豪宅里。天下哪有住在华屋中,出门骑着高头大马,天天被一群侍女丫鬟环绕的人,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呢?这正是许由、巢父慷慨辞让,伯夷、叔齐感叹国家灭亡,饿死首阳山的原因呀。反倒是,吕不韦纵然窃取了相国那样的高位,齐景公虽有四千匹马的财富,也并没有显得富裕高贵啊。" 庞士元叹服地说:"我出生在边远蛮荒的地方,从未听到过高深的道理。因此,如果不是亲自敲洪钟、击雷鼓,哪里能了解它们的轰鸣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