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秒钟的记忆
(2023-10-01 15:06:06)分类: 深痕浅迹 |
《七秒钟的记忆》
【20230928】
敬老院里有一位刘奶奶,八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腿脚利索,她只有一个健康问题,用护工的话说,就是“只有七秒钟的记忆”。所以你和她聊天,她会把一件事重复几十遍,就像从来没说过一样。
她几乎没有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也就剩下了几句话:
1、你多大岁数了?真年轻!你虽然身体不错,但一定要注意饮食。
2、你是哪儿的?我是保定定县五女集村的,小时候,解放军从我们村里过,我们就煮很多红薯让他们吃,吃完还让他们带上,他们如果不带,我们就说“我们不吃这个,你们不带,我们就把它扔了。”
3、我妈去世后,军队就把我们姐弟三个接到北京爸爸这儿。
4、我读了航天学校,毕业后一直生产飞机上的精密设备。
虽然没了记忆,但她性情非常好,热情,很礼貌,天天扶着隔壁患健忘症的吴爷爷散步,护工说肯定是因为她本性善良。如果没有了记忆能力,是不是表现出的就更接近本性了呢?
教科书上说,记忆是重要的心理认知过程,它是后天形成的;还说大脑在环境和刺激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功能性改变和结构性改变。也就是说,即使没有了记忆,但过往的经历还是在大脑中留下了永久的痕迹,所以,也不能武断的说,没有了记忆后剩下的完全是本性。
其实,也不用太纠结是不是本性的问题,从人本的角度,只要观察刘奶奶的生活是否快乐就够了。她现在活得虽然极端简单,但非常安然。从这个角度看,没有记忆也算不上太惨的事。可是活了一生,却失去对所有经历的记忆,变成一个只有简单的即时反应的人,就像一台老式的、只有几个按键的计算器,怎么说都是一件遗憾的事。
可反过来,佛说要心在当下。没有记忆,是不是就可以更接近佛的境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