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从何来
(2023-06-29 19:16:26)| 分类: 深痕浅迹 |
《怒从何来》
【20230628】
(1)
昨晚,家里领导让我去社区医院取药,告诉我20点医院下班前都可以取。我到了取药窗口,里面坐着的大妈直接把我数落了一顿:“告诉你17点前来,你为什么不按时来?过点了,明天再取吧。”她一边说,一边往另一个房间走。
我感到一股怒气腾一下就蹿到头顶:就算取不了药,也没必要摆着这么一张臭脸吧。我憋着火,跟着她,嘴里问着不咸不淡的问题,她这么不耐烦,估计很快就会情绪爆发,如果她出言不逊,我就跟她吵一架。
我说:“明天几点取药?医院几点上班?在那里取药?…”
她站到一个架子面前,转身问我:“你今天还取不取?“
我说:“啥?今天还能取?“
她拿下一个药筐,递给我。
这个反转来得太快,看来这个大妈喜欢骂着人干活。
我就坡下驴,用过度诚恳的方式说:”太感谢你了,麻烦你了,让你费心了…”
大妈也有点绷不住,脸上和缓了很多,估计心情也好了不少吧。
(2)
上个月在敬老院门口,我还和门卫吵了一架。
那天早晨,天下着雨,十几名志愿者集合齐了,准备进门。敬老院的门卫有两个,一个门卫比较好说话,因为我们经常去,只要带着胸卡,说一声就进去了,但另一个门卫脸臭、话多,每次都要求我们联系敬老院的护工组长出来接。这次,这张臭脸在我面前晃来晃去,当他说到“你们今天就不该来,下着雨你们来干什么?”时,我直接跟他吵了一架。
每次发完火,我就会琢磨:为什么这么大火气呢?如果按心理学说法,是因为小时候被指责过吗?
(3)
大约小学一、二年级时,爸爸带回家一支三色圆珠笔,说在乡供销社一支三角钱。我特别喜欢,就请求爸爸送给了我,但没几天,这支笔就丢了。我心里特别担心被家长发现,就琢磨着怎样到供销社再买一支了。
可是哪里有三角钱呢?我们家孩子从来都没有零花钱。
过了几天,华荣奶奶(一个大胖女人)到我家借醋,非要扔下钱,母亲不收,华荣奶奶出门碰到了我,就给了我两角钱。我大喜过望,有两角了,还差一角。
第二天,母亲把我叫过去,质问我:“你是不是拿了华荣奶奶的钱?她告诉我把钱给你了。你怎么能要别人的钱,赶紧送回去!”我又心虚又难过,钱没得到,还挨了骂。
又过了几天,丢笔的事败露了,母亲用冰冷的语言,数落了我半个小时。我怯怯的站在那里,非常自责非常窘,不敢辩解不敢动。
几年后,我又丢了一支新钢笔(1.8元),一模一样的场景重现。
(4)
晚上,我倚在床上看电视。
领导指着我的脚说:你的脚是一只标准的脚。
我的脚比较宽厚,一条悦目的脚弓弧线,五个脚趾整齐的排出一个梯形。
我突然想起,小时候,母亲经常说我的脚是“斧头”。
只有带着爱的妈妈,才会一次又一次的看着儿子的脚说:“多像个斧头呀!”
(5)
这就是我的妈妈,即爱孩子,又带着挑剔。
对应的是,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乐观和善意,同时心里又蕴藏着一种愤怒—我真的没办法不丢那两只笔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