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背后的生与死
(2022-12-18 18:31:58)分类: 西窗烛影 |
《选择背后的生与死》
【20221214】
(1)
以前,在我眼里,“选择”的背后是“得失”,所以必须理性思考,克服人类决策偏差,避免情绪失衡,做出最佳选择。
现在,我终于明白,“选择”的背后,更厚重的是“生存”与“死亡”。
(2)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家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内在选择权,来对抗基督教的命运观,认为人具有“自由意志”,不是傀儡和玩偶。人,生而自由。其核心内涵就是:我选择,我存在。
选择,是存在的显现;
选择,是生命的证据。
人天性从众,又天性自由。我钦佩那些不被社会预期和低级欲望所捆绑、勇于独立作出选择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存在。
不要让你的存在成为一种偶然。选择你的人生,热爱你的命运。
(3)
生存的反面是死亡;
选择的反面是失去。
选择是排他的,当你做出一种选择的时候,你就失去了其他选项。当你选择探险,你就失去稳定;当你选择聚会,你就失去独处;当你选择面条,你就失去了披萨;当你选择婚姻,你就失去天下佳丽。
失去,就是一种死亡。
亚隆说,人的死亡焦虑贯穿一生,经常在你患病、离婚、退休、亲友亡故等失去事件中被激发出来。
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当你选择一种生活时,你就失去了所有平行时空。
人生就像薛定谔的猫,当你没有作出选择(箱子合着)的时候,所有的可能性以概率波的形式弥漫在时空中,你一旦做出选择(打开箱子)的时候,概率波坍塌成一个点,猫死/活了。
(4)
我有些奇怪,人们为什么在选择的时候,非要盯着那无数虚妄的“失去”,而不是盯着这真实的“一得”呢?
是因为贪婪吗?什么都想要!
是因为狂妄吗?认为自己什么都该得?
有一句老话:宁可一鸟在手,不要千鸟在林。
(5)
佛学说:一刹那便是永劫。尼采也说过:刹那即永恒。
这是时间维度的相对论。
如果存在一种美丽的对称,量子空间里也应有一种相对论:
一得即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