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维水平和思想境界
(2024-05-09 15:12:37)
标签:
杂谈 |
一直以来,我都以“思想者”自居,但我的思维水平和思想境界究竟到了一个什么程度,我并没有想过。如果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我感觉还是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首先,成果并不多。我所认为的成果分两个,一是我的独创,二是我的深刻认同。独创的就不用说了,例如:佛陀有“烦恼”,“无常”即“有常”;还有就是对先贤思想的高度认同,这种认同是来源于自身的经历和体验而不是书本,例如:对辩证法“度”的认识,对“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认识等等。但这些“深刻”的思想很少,更不成系统,与“思想家”相比,是粗线条,是小学生。
其次,缺少实践检验。一个人的思想境界究竟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并不看其掌握了多少理论,形成了多少观点,关键还是看生活中的成熟度,看如何对待生活中的烦恼。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游刃有余,在各种复杂问题、各种烦恼困难面前都能保持快乐,那他一定有一套自己的生存哲学,并且这一套生存哲学还是相当高水平的。如果一个人天天叫着“思想”“思考”,或者满口经伦,但生活过得愁苦不堪,那这个人的生存哲学一定有较大的缺陷有漏洞,是典型的“口头禅”。我现在还基本上属于“口头禅”境界。当然,现在我在努力地实践。我目前奉行的“真修行”,就是将认知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让认知更符合实践,另一方面,也让认知去指导实践,纠正实践。现在,我将生活看成是修行,在生活中修行,这就是一个正确的路径。
总的来看,我的这一生有些结果和趋势以及目标是具有“确定性”的。
1、我不是一个理论家,最多只是一个普通的“思想者”。我在用生命去追求“正知正觉”,这和大多数人相比,我是先行了一步,但我又离这种觉悟的境界很远,此生都能以企及,这又和大多数人差不多。好在我愿意接受这个定位,我愿意做一名永远在路上的“思想者”、“求道者”。我知道我永远都走不到终点,但我欣喜并享受我的“进步”。
2、在今后的生命中,烦恼依然会层出不穷,我还会痛苦煎熬,但这就是我的宿命。这一切都因为机缘未到,不可强求。我就是一个爬到井沿却无法再爬上来的人。好在我见识到了真理,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因此,我并不遗憾懊恼。
3、享受我的后半生。烦恼与快乐同在,我是上帝的宠儿,这都是确定不移的了。在某种情况下,我甚至都可以任性。当然,我不能任性,我还要谨慎和勤奋。同时,我不能辜负上帝的宠爱,我要一边享受一边勤奋,享受不是罪恶,对我而言,也是一种果报。学会享受,学会心安理得的享受,也是一种修行,并不比学会忍受痛苦容易。因为在享受的过程中,总有烦恼和罪恶的念头来骚扰我,我克服烦恼的能力有多强,享受快乐的能力就有多强,这是成正比例的。
我想,这些年做的所有思考、所有努力都不会白费,一定会在我的生命中给予我帮助,让我能够一直保持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