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智慧
(2023-09-06 08:58:21)
标签:
杂谈 |
事物生长是有规律的,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从时间上要经历一个“等待”的过程,急不得。学会“等待”是一种智慧,也是做事成功的客观要求,过于着急,拔苗助长,只能将事情办砸。
面对这种执迷不悟,老年人的正确做法是什么,是单纯地静待花开吗?不是。“无为”永远不是最佳选择,“无不为”才是,无为而无不为。我们的任务是“提供帮助”,这种帮助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提供一种可能性”,让年轻人知道有这样一种可能性,有这样一种选择,他可以听,也可以不听;还有,就是在他遇到困难时,你给予的鼓励和温暖。不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幸灾乐祸,而是不计前嫌地温暖和鼓励,以及帮助。
老年人应该有这种气度和胸怀,人不知而不愠。这样,对自己,是自由,不会陷入烦恼,对年轻人,是宽容,不苛刻。老年人也是从年轻人过来的,不苛刻年轻人,就是原谅自己,就是对自己青春的承认。
2、教学相长。做事为什么要从难处着手,因为挑战大,成就就大,进步也就大。对一个教育者而言,教育对象有悟性、水平高,就难教,而将难教的学生教好,就是挑战,就是在做一件难事。所以,面对难教的学生,我应该高兴,而不是叶公好龙,将好学生教得更好,这才是本事。其实,不要怕你的学生超过你,因为他的本事也是你教的。
生活上、旅行上也是如此,我一直在寻求生活中的成长、进步,但常常求而不得,是什么原因呢?除了客观原因之外,还是自己的“不努力”、不严肃,没有真正地将一件事重视起来,没有在头脑中严肃地思考,也没有在生活中勇敢地实践。所以,成就感哪里来,生活怎样才能进步,怎样才能幸福、快乐,怎样的人生才算是有意义?就是思考、奋斗,而不是懒,不是单纯地想。
建立在“不劳而获”、“单纯享受”基础上的所谓快乐,是不长久的,是很容易坍塌的。苦难越多、成长越大,快乐越多,这些都是成正比的关系。修养是苦难的累积,是烦恼的累积,是装不来的,从来没有“风清云淡”的成功。当然,风清云淡也是有的,而且一直有,但也都是阶段性的,是修行境界的表现形式,分阶段、层次,有大小、高低。
3、面对困难,我有信心。这个信心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我的智慧,即我修行的境界;第二,是我相信自己的意志力,实践证明,我是能够吃苦的。能吃苦,主动吃苦,快乐吃苦,也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