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的童年
(2023-10-10 10:39:18)
开学第一周去看课后托管,注意到一个胖墩墩衣服脏兮兮的女生,眼神怯懦看人总是一副躲躲闪闪很不自信的样子,我猜测她是那个受排挤且不太招人喜欢的角色。对这样的孩子我是心存爱护的,希望自己能给她一些温暖,让她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吧,所以课上她提出的任何要求我都尽量满足。之所以这样,其实和自己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当我看到她第一眼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一下子想到了自己在老家上小学的样子,这是一段隐秘的而且一直不敢示人的人生经历,揭开了就像揭开了一个已经结痂的伤口,那种痛苦只有自己知道。
因为时代的原因,爸爸被迫从原来的工作岗位下放回了老家,因不擅长农活儿,更是无法与周围的人融为一体,日子过得很是恓惶。贫贱夫妻百事哀,爸爸妈妈经常吵架。村里的人也因我们的日子艰难好欺负,任意践踏妈妈辛辛苦苦种下的农田,使唤我们比使唤自家人还方便,用我们家的东西就像用自家东西一样自由,因为贫穷我们及家里的东西成了大家公用的一样。村里人这样糟践也有情可原,攀高踩低人性使然嘛,人失意落难时别人这样对你再正常不过了。可是自家人也是这样对待我们,包括自己的亲奶奶,可真是让人觉得……。当爸爸妈妈农忙的时候,无暇顾及年幼的我们,我的奶奶、叔叔、婶婶们看见了就当没看见,任由我们在地上爬来爬去。妈妈说有一次我的手被猪当成红薯啃来啃去,我的奶奶在旁边无动于衷,妈妈很生气跟奶奶大吵一架,还引起一场家庭大战。
我的整个童年生活就是这样度过的,日子穷苦且没有色彩,这话说的也不对,应该是有色彩的,可都是灰色的。灰色的生活让我变得跟眼前这个女生一样,胆小怯懦,见人躲躲闪闪一幅社恐的模样,除了家人,还有喜欢的小伙伴以外,其他人都是陌生的,所以在大多数人眼里我的存在感很低。这样的日子对于孩子来说好像也不错,只要没有感受到欺负,我就当自己过着很快活得日子。
小孩是最能看大人的脸色行事的,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他们会学着家长的言行来处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儿。我在老家上了二年半的学校,上学期间因贫穷我自然也成了同学欺负的对象,经常被我的那些可恶“同班同学”谩骂,甚至往身上吐唾沫,抹鼻涕,把垃圾丢在我的课桌上。一件事儿让我至今刻骨铭心,耿耿于怀,至死都不能原谅那些已经忘记了长相和名字的所谓的同学和那个徒有“老师”称号简直可恨到家的班主任。因胆小,上着课,想上厕所不敢举手说,实在憋不住尿了一裤子,这件事儿成了他们取笑我的理由,到现在我都不明白他们和我一样大,为什么会有那么邪恶的思想,他们把我扯来拽去像展览品一样在班上游行,身上满是他们的唾沫和鼻涕,这些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邪恶,在一个孩子的号召下大家把我的东西丢到教室外面。我是个孩子,一个性格怯弱的孩子,除了哭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样的事情。然而更让我无法原谅的是那个可恨的班主任,那个让我能做噩梦的班主任,竟然对这件事儿不管不问,任由那些畜生这样欺辱我。有了这样痛苦的经历学校对我来说是个可怕的地方,身心从里到外,每个细胞都在抗拒去学校,妈妈没有时间问我来龙去脉强拉硬拽把我送到学校,那个班主任也不问青红皂白把我训了一顿,说我不懂事儿耽误家长上工,还时不时添盐又加醋,反正怎么都是我的不对。那时的家长,即使不是孩子的错,那也不会替孩子说一句公道的话,自然我幼小的心灵更是雪上加霜,不仅被那个可恶的班主任说,还挨了妈妈一顿训斥。最后不得不屈服,带着千万个不愿意又回到那个令我恐惧的教室,继续忍受那些畜生的欺负。妈妈走后,这个老师并没有让我进教室,而是罚我站在外面背九九乘法表,我清楚地记得我一边哭一边嘴里机械地念念有词,实质上脑子里啥也没有,结果又是一轮新的惩罚。这种恶性循环直到三年级上半学期爸爸单位发来调函,让爸爸重返工作岗位的时候才算结束,我随父母离开了那个叫人做噩梦的地方,可是童年留下的伤痛需要我一生去治愈,至今我是拒绝回到那个地方,拒绝和那里的人有联系。然而世事难料,我又不得不去那个地方,不得不和那儿的人接触,因为中国人有叶落归根的情结,父母百年后回到这个带给他们伤痛的地方。
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根本无法理解那些在大家眼中淳朴憨厚的农村人是那样可怕,可怕到你无法想象,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只要你家不好,全村人都看你不好,谁都可以欺负和侮辱你,可以从任何事情上下手,而且是不择手段。电影《隐入尘烟》的上映引动了社会对农村现状及农村人势力冷漠的热议,因为我经历过,所以我感同身受,电影很真实地反映了农村人的现实和冷漠。新东方的著名主播董宇辉说,农村人并没有影片中展现的那么势力且冷漠,大都很朴实憨厚可爱的,影片有些言过其实。我想他没有经历他人的痛,自然也不懂他人的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那些看似憨厚朴实的人实则坏到骨子里去了。
前一篇:南石洋的峡谷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