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石洋的峡谷风光

(2023-05-17 16:36:11)
标签:

生活

旅游

分类: 说东道西

周末是母亲节,干闺女说要给我和闺蜜一起过节,约好先去门头沟的南石洋大峡谷森林公园玩,结束后聚餐过节。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目的地,还没来得及了解一下景区的大致情况就被景区的观光车通过一道狭长的路送到峡谷深处的游客集散地。

之前没有做功课,不知道这个景区的特色。狭长的路上除了形状各异的岩石,岩石上到处是彰显生命力的植被以外,没什么特别之处,不会就是看看这个吧!?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就是为了看看这些岩石,好像有些亏呀!疑惑中看见一个指示牌,上面标注了一些景点的名字,也就是说顺着唯一的山路往上走,有无忧谷、逍遥谷、情缘谷、晨曦谷、栖霞谷,还有古明长城等。好像这个还有点吸引力,加上人们源源不断地往上走,我们也顺着人流往上走。至于能看到什么就随缘了。

感觉走了很久,路两旁除了茂密的植被还是茂密的植被,什么无忧谷、晨曦谷、逍遥谷、情缘谷,压根就没有看到,只有路边的指示牌,很认真地告诉我们到了所谓的这个谷,那个谷。好在我们意不在景儿上,说说笑笑慢步向前。许是真的太单调,许是给自己找个继续的借口,询问那些已经折返的同路人,还有多久才能看到长城,询问了三次,回答曰:“十分钟左右”。在他们的鼓励下,我们走了n多个十分钟才登上那一节破败不堪的古长城,说是一节,有些夸张,实际上就是一个破败的烽火台的门洞,门洞还比较完整,其他的已经破败的看不出模样了。一些登山爱好者告诉我们这些野长城,好多地方已经风化了,这儿还算好的。在他们的指点下我们爬上了一个高台,其实是一个已经风化的不成样子的烽火台,站在这个烽火台上向四周望去,眼前看到的景色实在是令人惊叹,在蓝天白云下群山是那样的美丽和壮观,同时又被茂密的植被覆盖,俨然是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美丽的衣裳在习习微风下轻轻摇曳,更像浓情蜜意的情郎用自己坚硬的双臂拥抱着自己的爱人一般轻柔。绵延山脊的万里长城清晰可见,融在这群山之中,像是绣在“衣裳”的一道花纹,既增添了山的魅力,也增添了山的气魄。话说无限风光在险峰,不错的,我们在这高台上欣赏到了无限绝美的风景,美哉!壮哉!此时此刻登山时的疲累因这绝美的风景化为无影,有的就是被美景充满的愉悦和感慨。

可惜为了能赶上回程的末班车,不得不“秒看”眼前的美景,然后急急忙忙冲下山,也终于在规定的时间里赶上回程的车。和来时一样,被观光车风驰电掣般地往门口运,坐在车上想看看峡谷两旁的风景,可根本来不及看就已经飘出几米之外,因为观光车的司机个个都是赛车手,居然能在曲折的峡谷道上开得飞快。

中途,司机好心停下车让我们去看看这个叫“凡尘谷”的地方,说是景色一绝,也是南石洋第一个风景区。既然说好那就看看吧。原以为就是眼前看到的挂在崖边的瀑布,要是这样就没意思了。随着脚步往里走,发现此处别有洞天,是真正的峡谷风光。南石洋多是一线天的景致,在凡尘谷,一线天的景致简直是太一般的操作,随处可见。大自然就这么神奇,平淡无奇的岩石犹如刀砍斧剁一般,是那样的笔直、整齐、高耸并没入云端;顺着水流往里走,水会把你引到一个峡谷的深处,这里四周都是高耸的峭壁,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水坑,像天然形成的一个水井,称天井又叫天坑。置身天井犹如一个被困井底的青蛙,看到的就是头顶的那一方天地。井底倒是没啥可看的,黑漆漆的岩石,冷冷的水流,阴森森的氛围,所有的美景都在头顶,须仰望才能一睹芳容:岩石笔立,高耸入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又形状各异,形似热恋的情人面对面抵着额头窃窃私语,又似屈膝交谈的老者手端茶杯悠闲自得,又如四方会谈的代表聚精会神地听着报告……。头顶上方的一片天,明明暗暗,或绿或黄,或宽或窄,变换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挂在一侧峭壁上的瀑布,应该算是一股细流,顺着峭壁的形体直落下来,流到天井,又顺着山势源源不断地流出山谷,流到景区的门口。不论是形状各异的岩石,挂在峭壁上的瀑布,还是茂密的植被真是美不胜收呀!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看到这么奇特的峡谷风光。看来人家所说不虚,确实是景色一绝。这里距离景区口很近,即使没有观光车也能腿着回去,所以我们有充裕的时间不紧不慢地仔仔细细地欣赏个够,也能畅快地拍个够。

虽然还有很多景点没有看到,甚至有的景点被木板封着,根本不让看,但完全不影响我们看景的心情,能饱览这壮美的群山盛景和这奇特的峡谷风光,已经很是满足了,也对得起路上的两个小时的跋涉,对得起一路风风火火的赶路,足矣!足矣!

当然欣赏到这样的美景不付出一点儿代价好像说不过去,在天井的时候只顾着抬头欣赏头顶的美景忘了脚下的路,不知道是不小心踩空了,腿脚累了使不上劲儿,还是没注意脚踩了石子,到现在我都想不起来是啥情况。反正是脚往后挪了一下,顿时脚底一阵锥心的疼痛,还夹杂着像过电一般的酥麻感,等酥麻感过去,脚也没那么疼了,以为没事儿了,等到下车回家,发现鞋怎么也穿不进去了,这才知道脚肿的像个馒头,往下踩就疼得难忍,只能垫着脚走,代价是不是有些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