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为何?

(2022-12-28 09:14:24)
标签:

感悟随笔

生活

分类: 闲言碎语

疫情严重我们居家了。由于工作性质我没有网课可上,也没有繁重的任务在身,除了必要的工作花一点时间之外,我大部分时间用在了看手机和看书上,因为老眼昏花,看东西是近也朦胧远也朦胧,所以看手机的时间逐渐减少,相对看书的时候要多很多。晚上老公回来也顾不上跟他交流,埋头苦读那些有些厚度的书(书的厚度),老公看着我很不理解地问我:“你读这些书有什么用,一问三不知?”,我比较尴尬地回答说:“我只为消遣,只为我高兴,有用没用对我来说没有意义。”老公听了,不以为然地点点头没再说话,低头看自己的手机去了,而我心下却忐忑不安起来,也在心里问自己,我埋头苦读诗书,既没有记住书中的内容,也没有能力向别人那样张口背诵一段经典,充其量就是此刻读了能记住,过了此刻脑子里一片空白,像是从来没有走进过一般。就像现在我读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一样,昨天开读时候深深地被吸引,一口气儿读了好多,但是今天我接着往下读,有时候关联到前面的内容时,我竟然有些想不起来,于是翻到读过的篇章又重新过一遍,然后再继续往下读。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书中提到的人或者事情,可能在以前的某本我读过的书里出现过,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可就是想不起在哪儿看过,具体怎么说的已然想不来了。

那我读书到底为了啥呢?

我最朴实的想法无非是睡不着的时候作为催眠的,在家无事时作为打发时间的。以前作为老师作为语文老师,我有引领孩子读书做一个聪明人的责任,有把自己所学传授给孩子的使命,然而什么责任,什么使命,不过是自己给自己过往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当自己先行退出了语文江湖,知道读书不再是自己驰骋江湖的武器,而是作为自己需要时的依靠,无事时的消遣。这个我做到了,每晚煞有介事捧着书熬着电,就像听睡前故事一样读着读着眼皮上下打架,脑子迷迷糊糊,放下书一夜安然,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那一定是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我又急于知道故事的真相,不用问肯定是辗转难眠了。现在居家了,有大把的时间需要打发,书自然是最好的选择,手机也是最好的选择之一,但因为眼睛不能长久盯着屏幕,只能被穿插在读书的路上。

我还有个不为人知的想法,不想让自己变得跟大妈一样。大妈这个词,被人玩坏了,搞得现在没人愿意自己被称为“大妈”的。记得以前我教过的学生因为我不修边幅,常常一副邋里邋遢的样子(这里说明一下,当时孩子小没人帮,我经常忙里忙外的根本顾不上打理自己。其实说白了还是自己的能力不够,也就不找冠冕堂皇的理由了。),加上我爱给他们讲大道理,十几岁的孩子根本听不进去,在他们心目中我就是一个“大妈”存在,很不幸他们给我这样一个“雅号”。真的我很在意,我年纪轻轻就被他们冠上这样的称谓,搁谁也不会舒服,没有办法我又不能堵住他们的嘴,唯一能做的就是对他们更加的上心,后来这届孩子毕业了,因为那个“雅号”我想把他们相忘于江湖,不是我心胸狭窄,是不想再想起那段狼狈不堪的记忆,只是结果出乎我意料之外,这些孩子虽然给了我这个让我生气的“雅号”,但是他们的认可也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届,想忘又忘不掉得一届。“大妈”顾名思义是年纪五十上下的女性,现指那些穿戴花里胡哨,又倚老卖老恣睢的中年妇女,我虽是中年,但我还有一点点儿文人酸腐劲,不想跟他们一样恣睢鲁迅先生笔下的杨二嫂就是活脱脱的“大妈”形象,大大咧咧又自私势力,还尖酸刻薄。鲁迅说他不愿意如别人那样恣睢生活着,我也不愿意把自己的生活过成这样恣睢的样子更不愿意被人称之为“大妈”。

明白了自己的需要,眼前也是一片明朗,不再纠结为何而读书,只要自己高兴快乐,记不住又有何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二次闲逛北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