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郭亮村崖上人家另山村 |
分类: BJQIQI行九州 |
整个郭亮村处在U型大峡谷的中央,U型东侧延伸出的绝壁便是上篇介绍过的郭亮洞,山路蜿蜒通往山下;西侧便是刚刚睡车的悬崖公路通往南坪村,崖上人家就在这公路的起始。
这零星的几户人家是个自然村,叫另山村,始建于明清,房屋均取材于山上的红岩石板,而万丈深渊便在离家门口不过十米之处。在郭亮村未成为旅游景点之前,这些人家前的空地是没有护栏的,据说连鸡都要圈养起,否则一旦摔落山谷便再难以寻觅。这几户人家就在这样的绝壁之上延续着香火。如今,这里已经发展到十几户,房屋也向身后依山而建,我们住在第二排的一户农家,40元/天,包吃包住。老板姓侯,是崖上人家的老住户了,我们住的地方是他第二幢房,最早那临崖的屋子已被改成了小卖部。入住当夜已经十点多了,他们一直等着我们,并现做了三个菜和一个蛋花汤热腾腾地端上,令这山风阵阵的凉夜突然多了份家的温暖。老板的儿子小侯也带着太行深处河南人的质朴之气,看我们初次造访,还主动借了本当地人写的书于我当向导用。这令第二日全天游览时间安排得满当且合理。(后话,待续)
住在崖上人家的那两天,只要没事,我便行至悬崖边,扶着护拦感受这垂直凌空之势。这太行深处的大峡谷原是海底,是伟大的地壳运动令U型峡谷横空出世,红色的花岗岩如削砍斧劈般垂直上升数百米。太行的春天已经来到,绝壁上长出青翠之色,一如国画大师惯用的反面泼墨与正面点染。而这卷轴的辽阔与大美又是再好的丹青高攀不上的。
第三日用过早饭后我们离开,老板还主动要退我们一顿午饭的费用。上车时,老板娘笑嘻嘻地给我们抓了几把制作冰糖葫芦的山楂果。望着这完全野生长相并不完美的红果,一向不太爱吃这口的我在离开的一路上嚼出许多生动的滋味,酸涩后是暖暖的甜涌了上来,如同晚霞映照在红岩绝壁崖上的那家人予我的温暖。
这块空地原是耕地,现未正式辟为旅游点,所以依旧未有护栏
观景台,孤立的岩柱垂直而立,与绝壁间隔 3米,现有小桥可通达,限上十人
另山村
原先这路是自然的土路,而大树便是天然的护栏,现修有一道矮墙
侯老板家的冰糖葫芦
很少的耕地
日出与日落时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