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

(2009-03-14 20:49:35)
标签:

天龙屯堡

地戏

分类: BJQIQI行九州

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

是一个元代就有的古驿道,连接着黔滇,分隔着中原与边疆;这是一个自明代便屯兵把守的军事重地,死守着边塞对中原风吹草动的扰乱;这是一个汉文化发展到极致的小城,600年的时光在这里凝固,岁月不曾有所改变。

 

小雨如丝,轻抚过青石铺成的路,踏上去温润如砚,清早走进这座天龙屯堡的小城,一切都还未从睡梦中醒来,一切都保持着最初的样子。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小城,明初朱元璋在调兵镇压云南藩王梁王与土司后,为江山永固,采取“屯田戍边”之策,自此,这座元代小小的驿站成了中央政府对付西南最重要的军事要塞,而之后,才开始了西南大开发与汉化文明,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独立的贵州行省。

 

天龙屯堡的原住民名为汉人,他们的祖先便是来自于明朝经济与文化均发达的江浙一带,如今,这些人仍保持着祖先最初的传统,男子青衣长袍,女子汉服加身,那些电影里才有的画面,开始不断飘过我的眼前。如今,他们被称作“老汉人”。

 

是啊,时代的变迁总是在人潮汹涌的繁华之地发挥作用,而对于这样一个被世间遗忘的角落却几乎毫无影响。行走在小巷里的妇人束起发髻,青衫飘摇,她在出嫁前拨光了额头上所有的头发,将双鬓卷起遮住双耳,从此她用发巾与长衫包裹起青春与容颜,也包藏起她对外面世界向往的决心与勇气。正是这样一个封闭的对汉文化的一脉相承,才让这个西南一隅的屯堡充满了离奇的神秘。

 

穿过石块堆积起的房子,来到小城中最重要的建筑——建于民国时期的天龙小学与图书馆,这里将会有一场地戏迎接远行的我们。地戏是屯堡人特有的保留节目,这样一个娱乐休闲节目在当年竟然还担当着鼓舞士兵们士气的习武任务。地戏也称跳神,表演者头套黑纱巾,头顶带木刻的面具,边唱边说,除了一鼓一锣别无伴奏。靠着角色的走位交待剧情,正因此,剧情大多简单,多数为古代至明初的民间故事与传说,但所反映的内容却都是与精忠报国有关,不谈风花雪月,更免才子佳人。

 

座在戏楼上,远远地听见这戏台上的咿咿呀呀,仿佛是一场梦;静静地待在这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角落,又仿佛眼前在上演着的是一场曾发生于前世的往事。当梦已成往事,我究竟要不要醒来?

 

 

下一站:弘福寺

 

小城入口

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

 

免费茶驿站

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

 

酒肆

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

 

小窗户是为了家中独处的妇女防范敌人

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

 

石头垒成的房子

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

 

图书馆

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

 

戏台大院

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

 

戏台二楼

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

 

戏台与地戏

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

 

寺里添灯的香火

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

 

小巷可以过辆三轮摩托

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

 

老汉妇人

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

 

手工艺:刺绣与制银

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

 

今日问题:大门为什么这么矮?

锦绣黔程(十二)屯堡地戏戏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