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府井东堂 |
分类: BJQIQI转京城 |
王府井是一个知名的地方,因为对于那些没来过北京的人来说,这个名字就如同天安门一般已早已被告知。对如今的北京人来说,王府井正渐渐成为外地游客的地方,那些曾经值得炫耀与自豪的商店与老字号正离北京人的生活越来越远。
我刚刚工作时单位便在王府井附近,所以那里成为我每天解决晚饭的地方。只是我的活动范围大多集中在王府井入口处的东方新天地,对于我来说,继续向步行街里多走一步都是不情愿的。因为也如同一个天天在周围的人一样,王府井里面的景象与我无关。
这两天天气甚好,不冷不热,奥运的原因将北京的夜照得透亮。晚饭过后,我突然想去王府井步行街走走,看看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从王府井入口开始,灯火辉煌与游人如织便将印象里隐约卓现的样子描绘得清晰起来。王府井还是那个王府井,而无论是百货大楼还是与其匹配的各种老字号,也都成为一个个应该被挂起来纪念的标志吧。昔日那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百货大楼不仅代表了北京的流行,更成为全中国最令人惊叹的物质丰富的中心。只不过事过境迁了,当百货大楼里的物品在京城各个角落都能被轻易发现时,它便成了一具有标志意义的空壳,里面充其量不过是满足游客纪念意义的购物场所了。值得表扬的当属新东安市场吧,这个原本在王府井最古老最原始的市场经过几次面目全非的改变,正在将与时俱进写入自己的改革史,并在传统与时尚前找到稍稍的平衡。
步行街的尾端是王府井天主堂,也称东堂,建立于350多年前顺治年间。旧时北京城共有东西南北四座天主教堂,另外西堂在西直门、南堂在宣武门、北堂在西安门。不过这四大堂都经重建,东堂便重建于1904年。不过东堂至今仍在发挥其本职功能,而前面的大广场则成为了北京滑板少年的聚集地。入夜,广场上有许多附近的市民散步至此休憩聊天,他们大多闲坐在广场的凳子上,安静地看着眼前穿梭的年轻人在滑板上的跌宕起伏。这是一种对比强烈的和谐,可能东堂与王府井一样,看过了太多与这相近的古今交融的片断,而变得在喧嚣里期待如此平静起来。这,也许就是王府井最珍贵的宝藏吧。
王府井步行街入口的标志——东方广场
入口处的2008奥运花坛(是龙是蛇?)
王府井小吃街与食街在步行街入口的两边
老字号——瑞蚨祥
老字号——中国照相馆
老字号——全聚德、狗不理
新品牌:都与奥运有关
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
北京市百货大楼
北京穆斯林大厦
新东安市场
原来的商品广告在奥运期间被奥运广告替代
透明的新商场
姚明吧
供游人拍照的老民俗铜像
连逛街的人都这么强
著名的王府井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