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胡红芳纪霓虹焕彩种生红 |
分类: BJQIQI拈花草 |

胡红本是朝着大红方向发展的牡丹珍品,无奈大红色对于胡红来说不是一个简单能完成的任务。胡红的传说也是如此逻辑,那个叫胡红的女子种植了野牡丹,开粉白的花,因为爱这棵牡丹,它成了她的嫁妆。婚后它不如其他牡丹美艳,令她羞愧不已。后来仙子才将它将成红色,成为美艳绝伦之胡红。其实每棵胡红的颜色都会因地因时而异,所以要论色泽红的纯正与浓烈,日本牡丹算是超过了中原牡丹。
其实日本牡丹也是原自中国,为唐代由高僧传去日本,深受唐风格影响的日本国对牡丹的偏爱不亚于中原了。长久以来,牡丹与樱花、荷花、菊花并列为日本皇家花卉。而牡丹到日本后的进一步培育,由于受到野生品种的稀缺与不可得,所以在花型上远远不能与中原牡丹相提并论了。日本牡丹花型简单,均为扁平的荷花型或菊花型,花梗硬直挺拨,很少会出现下垂的品种,侧开的也仅有金晃这种花朵大的品种。但日本牡丹独一无二的法宝在于花色。
不过这是好解释的。既然缺少在花型上通过野生品种交配授粉的演化,日本牡丹只能靠近亲不断地在花色上下狠功夫。于是,一批中原牡丹不曾出现的颜色广泛地出现在日本牡丹当中,其中红色便是其中最纯正也最浓烈的色彩。代表品种为芳纪与太阳。
所以有人说中原牡丹是国画,而日本牡丹是工笔画,不必分伯仲,原应技法本不同。而如果胡红、胭红是尤二姐,那么芳纪、太阳便是尤三姐,你无法将二者分出高下,却可言兼美。
回过头来,中原牡丹的红却有许多种,光是以红命名的珍品便有一串:种生红、状元红、卷叶红、大胡红、锦袍红、洛阳红、藏枝红……这百媚千红的牡丹的红是不一样的,对于陌生人来说分辨起来都有难度。但正是历朝历代专研于牡丹的花匠,才将牡丹的红调配成深浅浓淡,在牡丹花开的季节堪比烈日骄阳更俏丽。
这便是红色牡丹的长处,浓妆淡抹总相宜。
胡红:也名大胡红。皇冠型,有时呈荷花型或托桂型。花浅红色或红色,细腻润泽,端部粉色;花径16cm×7cm。外瓣2~3轮,形大,基部具深红色晕;内瓣质软曲皱,排列紧密,隆起呈球形,瓣端常残留花药;雌蕊瓣化成彩瓣。花梗短,花朵直上或侧开。晚花品种。传统名种。
春红娇艳



丛中笑



芳纪:日本牡丹名品。荷花型,花色正红。




红珠女


卷叶红:花紫红色,蔷薇型。瓣基有紫斑,花态直上,花径15厘米,开花量较大,结实能力弱,属于中花品种。新枝绿色,中型叶,叶柄斜展,柄凹红褐色,小叶长尖,凹卷,故名卷叶红。。



霓虹焕彩:千层台阁型。花洋红色,润泽;花径15cm×7cm。下方花花瓣多轮,排列整齐,基部具墨紫色斑,雄蕊少,雌蕊瓣化成嫩绿色彩瓣;上方花花瓣稍大,褶皱,雌雄蕊皆退化变小。花梗稍长,花朵直上或侧开。中花品种。1972年育出。


太阳:日本牡丹,菊花型或荷花型。花色火红。

胭红

银红巧对:蔷薇型,有时呈菊花型。花蕾扁圆形;花浅红色;花径1
5cm×5cm。花瓣质硬,基部具紫红色晕,排列整齐,层次清晰;雄蕊稍有瓣化,雌蕊变小,房衣粉红色。花梗较长而硬,花朵直上。中花品种。菏泽1966年育出。

种生红:又名火炼金丹,楼子台阁型。花红色,细腻润泽;花径14cm×6cm。下方花花瓣多轮,质地硬,排列紧密而不整齐,基部具深紫色晕,雄蕊大部分瓣化,雌蕊瓣化成正常花瓣;上方花花瓣量少,褶叠,稍大,端部齿裂多,雌雄蕊退化变小。花梗短,花朵侧开。中花品种,偏晚,传统名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