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感言 |
各位猪年好!
下面介绍中国上海股市每年春节前后的走势和行情发展情况,并据此判断节后的大盘走势:
1991年:由节前的132.3,略高收于133.13点(高收0.45%),延续了节前的上升行情,节后连续上涨4天后,开始进入下跌行情。
1992年:延续了节前的小斜率上涨行情,由节前的314.18点,基本平收于314.72点(高收0.17%),之后经过5个交易日的延续行情,大幅度拉升,使得上涨斜率变化,最后出现了5月的大牛市行情。
1993年:节前行情从1992年11月17日低点393.52点开始,节前报收1100.31点,节后继续高收在1162.44点(高收5.65%),成上涨中继续形态,最后上涨到1558.95点结束牛市行情。
1994年:在1993年近一年的持续下跌和整理行情后,节前的小幅度反弹到797.86,但节后低收在779.91(低收2.25%),没有改变熊市行情,使得大盘最后见到7月份的325.89点,特别注意的是,这是市场第一次假期的延长,放了十天假,资金的时间价值没有得到体现;
1995年:经过1994年下半年的整理和反复后,节前大盘在低位收于562.59点,节后大盘出现最后一跌,低收于533.72点(低收5.13%),并在其后的一天见到524.43点的局部最低点,之后反弹,年中的5月22日见到926.41点的高点,为后来的大牛市行情奠定了基础。
1996年:在1995年后几个月的下跌之后,节前连续两天上涨,收盘在552.94点,节后跳空高开,大幅度上涨,最终报收于601.98点(涨8.87%),揭开了一轮大牛市行情的序幕,我们特别注意到本次休市的时间是在1995年延长之后,再次延长的一次,达到两周,并使这种休市时间不成文地制度化。
1997年:在1996年的一年的上涨之后,1996年12月11日创出了1258.69点的局部高点,但之后却出现连续四天大幅度回调,其间人民日报发表了著名的评论员文章,市场一度找不到北,见到855.85点的低点,随后节前行情小幅度反弹,市场却如惊弓之鸟,节前报收于964.74点,这年的休市时间达到16天;节后第一天大盘高收于982.40点(高收1.83%),但第二天就以下跌8.91%收出大阴棒,市场的敏感性还是很强,随后的三天出现大幅度波动,多方顽强拼搏,终于使大盘回到上升轨道中来,延续了大牛市的行情。
1998年:在1996——1997年的上涨波之后,从1997年5月之后出现整理性下跌,1998年节前收报1222.91点,节后跳空30多点开盘,虽高收于1248.04点(高收2.05%),但整理行情并没有改变,直到3月下旬才有一波局部的牛市行情。
1999年:在1998年第二季度的短暂小幅度的局部牛市之后,整个1998年基本上是整理行情,1999年的节前后节后仍然是这样的整理行情,节前收于1090.9点,节后收盘在1097.97点(略高收0.72%),1999年直到5月才爆发了著名的519行情。
2000年:1999年519行情创出高点1756.18点后,大盘经过了半年时间的下跌整理,直到12月27日见到阶段低点1341.05点展开了牛市场行情的第二波,但节前报收的1535.00点并没有让人们看到这点,节后大盘出现井喷,收于1673.94点(涨9.05%),市场才真正认识到大牛市行情的继续。
2001年:在一派乐观的声音中,2000年不断创出新高,人们似乎见到了耀眼的光芒,尽管节后由节前的2065.61点,下跌报收在2008.03点(下跌2.79%),但2008的吉利数字给中国人以信心,后来在2001年终于创出了牛市行情的最高点2245.43点。
2002年:在2001年6月底大盘创出历史高点之后,就开始大幅度地下跌,2002年1月29日出现1339.20点的低点,在1996——2001年的大牛市行情中进入的新的投资者,根本不相信牛市就次结束了,所以在降低利率的利好消息下,节后由节前的1506.62点,上涨报收在1530.28点(涨1.59%),并使整个2002年基本维持在大箱体整理中,但实际上大盘由7月的1748.89点再次见低1311.68点,市场套牢的人士越来越多。
2003年:虽然节后大盘由节前的1499.82点,低收于1480.17点(下跌1.31%),但2003年基本是2002年的翻版,大盘仍然是先扬后抑,2003年11月13日见低1307.40点。
2004年:也是一上一下的行情,节后延续了反弹走势,由节前的1600.43点,高收在1628.84点(涨1.78%),并使这“一上”延续到4月的1783.01点,之后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大盘出现“一下”。
2005年:尽管节后由节前的1269.00点,小幅上涨到1278.88点收盘(涨0.78%),并且延续了节前的反弹行情,但并没有改变熊市的走势,大盘在2005年6月6日出现998.23点的低点,市场很多人已经对股市失去信心,割肉出局的声称“再也不介入股市”型和对股市不闻不问的“死猪不怕开水烫”型的散户人士占据多数。
2006年:2005年11月底开始,市场在一片犹豫下开始上涨,节前大盘已经上涨到1258.06点,节后大盘高开高收,在1287.63点收盘,市场处于1300点能否突破的争论之中,主力悄悄地由绩优股大幅度上涨开始,掀起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轮牛市行情,此后大盘在大盘蓝筹股的带动下,创出3036.35点的历史高点,并且使人们的理念不断变化。
2007年:节后会是怎样的走势?
主力的行为不受我们的控制,所以给出答案是困难的,但我们应该注意下面的几个信息:
1.央行公布了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的决定;
2.节前两次冲击3000点,均告失败;
3.节前第一次冲击3000点是在大盘蓝筹股带动下进行的,第二次冲击3000点是在蓝筹股基本没有动静的情况下进行的。
4.泡沫之争有偃旗息鼓的态势,反对泡沫论者以外资金融机构多;
5.大非的第二波解冻正在展开;
6.流动性过剩局面并没有改变,市场资金供应充足;
7.已经公布业绩的公司业绩上涨;
8.推动市场的力量一定程度上来自于新基金等新入场资金;
9.许多舆论宣传牛市要持续到2008年、2009年、2010年或者更远;
……
根据以上信息、过去牛市及其之后的走势、我对股改后走势的基本判断等综合分析,我认为:
1.节后第一天,大盘将低开高走;
2.中线大盘占在3000点以上可期待;
3.今年前半年,大盘将维持震荡格局,并创新高;
4.今年下半年的某个时候,大盘将在突然大幅度下跌,出现至少千点的跌幅;
5.未来的几年里,大盘将在跌下去后的一个中轴上维持一个相对宽幅的震荡和整理,并以微小的下跌趋势下跌,直到该出手的大非基本全部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