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杂谈 |
聚会感想之二
二十多年的高校教学经验,一届一届学生毕业后的信息反馈,我的一个深刻的感想是:成功人士的成功道路不同,但成功的素质类似。
成功的经验之一:培育与人交往的能力。
有的人不会说话,好心说的话在别人听起来变成了逆耳之言,这有天生的和孩童时代环境造成的因素等的影响,但更多的能力是需要后天的有意识地培养才具备的。在元旦这两天不同对象的聚会中,我再次印证了这点。你看那些表现活跃的,总是在某些方面获得成功的,而成功与活跃成了互相促进的因素,无论敬酒还是笑谈,给你一种愉快,一种真诚,让你无法不喜欢他(她)。确实,当你能够把说话变成一种资本的时候,你一定能发现其实成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难。我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已经改变了我自己的很多,我正在变成一个具备与人交往能力的人。我很庆幸。
成功的经验之二:不断提升自己,用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这胜过用空话吹嘘自己。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新的能力是学生们成功的共性。他(她)们不因在校时学习的知识已经过时而在新的工作中显得慌乱,非常明显的一个现象是,无论原来技术经济专业,还是南航大的投资经济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行当是五花八门,你如果用专业对口来衡量的话,那他(她)们中的大多数都专业不对口,但这并不影响他或她的成功。所以毕业学生见到我时说,当初我教的什么什么课程他现在还在用时,我淡然一笑,其实那早已物是人非,我知道他(她)在安慰我。我希望我教给的是能力,不是知识。过去我没有做到,现在我正在努力。
成功的经验之三:主动进取,不断寻找各种机会,而不是等待天赐。
好像非常成功的毕业生总是在说他过去的岗位变动,无论是在稳定的单位,还是自己独闯天下,成功者总是在主动进取,不断发现新的机会,寻找新的可能。所以他们的变动总是频繁的,每次见到我给我的名片总是变了。因此他们毕业几年后的收入总是比我做了二是多年的多,而我又以他们比我多而欣慰。一代胜过一代是历史的进步,但这不会天然形成,需要不断努力。
成功的经验之四:苦难是成功之母。
学生不愿意吃苦好像是现在在校生的一种新的变化,但毕业生中成功者,几乎没有一个是不通过吃苦而取得的。苦难是成功的基础,苦难也是今后的一种美好的回忆。这次96级的聚会,他们将一分钟的自我介绍都演绎成了对当初大一时在江宁艰苦日子的回忆,也许那种日子是同学友谊的见证,但我深切地感到,那种日子对他们后来人生的影响。我自己在这方面是有着深刻体会的。感谢苦难!
成功的经验之五:对待金钱,既要像朋友,又要像陌生人。
年轻时有很多幻想,其中之一就是希望成为有钱人,毕业学生们所处的年龄也许还继续为这种幻想而努力奋斗着。但聚会中显然没有人特别在意钱,96级的学生说好是AA制,但交钱时男人们总想表现得更象男人,外地学生总是在抗议让他们少交钱。这次是这样了,下次呢?我想肯定有更多的人愿意多出钱,钱毕竟只是一种身外之物,当他有了一定的钱之后,这种感受更是如此。96级交钱时我没有表示,因为我知道,在他们面前表示这点,可能会让他们感觉是侮辱。而元月一日的聚会我根本不容他们提钱之事,因为这是我组织的聚会,自然我来埋单。如果用一种“坦然”心态对待金钱,那么你的人生本身就已经拥有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