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亚洲运动会正在召开,电视的介绍让我们第一次了解了卡塔尔,了解了多哈。这之前,我们只是通过半岛电视台知道了卡塔尔的名声。从多哈,我忽然想到了宣化,因为多哈只有20多万人(有说是30多万的),而原来宣化也只有20多万人。这篇回忆文章由此即兴而出。
宣化历史上是很有名的,前面的回忆文章中谈到她的历史,但真正知道她的历史是上网查了后才知道,如下的叙述可能更加详细:
“宣化历史渊远流长,是我国开发较早地区之一,从宣化西南60公里处我国著名的泥河湾旧石器遗址和宣化城附近的刘家窑、王河湾、水泉、龙门、赵川、关子口、西望山、李大人庄、小白杨等仰韶、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证实这里在6000年前人类活动就已遍及宣化各地。
夏、商时期宣化先属冀洲后属幽州。
周武王灭纣后宣化属燕国领地。
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至221年)民族割据,宣化曾属东湖族占地。
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宣化属上谷郡。
魏、晋、南北朝时期宣化属广宁郡。
随、唐时期先后置涿郡、武州。
五代时(公元907--960年)石敬割燕(北京)、云(大同)16州给辽国,其中包括武州。辽改武州为归化州。宣化为归化州治所。 金灭辽后,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改归化州为宣化州。翌年又改为宣德州。元初改宣德州为顺宁府,宣化为顺宁府治所。
明初年沿长城设九镇。宣化改为宣府镇,辖左、右、前三卫。为万全都司镇守总兵元帅驻地。
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改置宣化府。辖一厅三洲七县。宣化为府城治所,始定今名。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设直隶省口北观察使(俗称道)。辖3厅10县。宣化为口北道治所。
1937年8月日本侵占后,成立伪察南自治政府。1943年又将察南自治政府改为宣化省。辖11县,省会定于宣化。
1945年宣化解放后察哈尔省在宣化成立。省会设在宣化。1946年1月设宣化市。1948年12月第二次解放。恢复察哈尔省建制。省会迁张家口市。
1963年3月改宣化市为张家口市辖区至今。”
当然,我这里不是去发掘宣化的历史,而是要谈谈她的钟楼啤酒。
之所以称钟楼啤酒,是因为宣化有三个有名的城门楼:清远楼、镇朔楼、拱极楼。
清远楼(就是我们所说的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式的宏伟建筑。面宽三跨间,外观三层,楼高7米,建在高8米的墩台上。墩台下的十字券洞与宣化城四门通衢,与镇朔楼,拱极楼成一轴线。券洞内的500年前的铁轮车辙依稀可见。楼体造型别致新颖,具有明显的明代建筑艺术风格。楼上悬有嘉靖十八年铸造的“宣府镇城钟”,高2.5米,重万斤,钟声宏亮悠扬,可传声40里。楼的东、西、北三面悬挂《耸峙岩疆》、《震靖边氛》、《声通天籁》木制匾。日本学者伊东忠太博士在《东洋建筑史的研究》一书中,曾向全世界做过介绍。1984年大修后的清远楼,青砖碧瓦,玲珑剔透,格外引人注目,已成为古城一大重要文物景观。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朔楼(就是鼓楼):北距清远楼200米。建于明正统5年(公元1440年)。系重檐九脊歇山顶建筑。面宽五跨间,楼高二层15米。建在8米高的墩台上。二层檐下有两块匾额。南曰《镇朔楼》,以明代宣府镇总兵例佩“镇朔将军印”故名。北曰《神京屏翰》为清高宗乾隆皇帝亲书,由直隶总督那苏图刊悬。楼内置巨大更鼓一面,鼓高2.2米,面径1.4米。廊下立有4幢石碑,记述宣化历史和修建镇朔楼经过。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拱极楼:又名著耕楼,昌平门楼。建于明洪成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置于宣化城墙之上。为城防建筑。楼高14米。楼体二层,墩台9米。下有南北走向券洞。与清远、镇朔两楼成一轴线。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楼成一线,构筑起宣化的中心轴。我在宣化是,宣化能够拿出手的可能就是这样三楼三点形成的大街了。
老实说,在去宣化之前,我基本上是不喝啤酒的,一是当时没有钱,二是因为总觉得啤酒怪怪的味道,但在宣化,我喝的饮料就只有宣化啤酒了。即使这样,喝宣化啤酒也是不能象现在这样喝瓶装酒的。那个时候,我们要喝啤酒时就会用上行军水壶去打上一壶散啤酒,味道也是很不错的。啤酒的味道成为我们追求的味道,学生之间的打赌,同事之间的聚会,晚上肚子饿了后想到的夜宵,唯啤酒之是。后来在其他地方也有散啤酒卖,但味道是比宣化的啤酒差远了,甚至瓶装的啤酒也不如钟楼的散啤酒。那个时候,宣化啤酒确实是名声在外,河北省的其他地方都买宣化啤酒。可惜,中国的啤酒地方保护太厉害,所有时至今日,啤酒还没有真正的垄断企业。
现在,各地的啤酒质量都提高了,所以啤酒之间的本质差别已经被缩小到最低了,但我们这些在宣化呆过的人,还是很怀念那个时候的宣化啤酒的。2002年那次在北京与87、86级学生的聚会,张晓森就扛了一箱宣化瓶装啤酒过来,就过不够,胡晓春又到家里去拿了一箱易拉罐的宣化啤酒,大家都喝得是满面红光,相约再到宣化去喝的,至今没有成行。
呵呵,也许不是啤酒的情怀了,我们都进入中年了,回忆成为我们的经常,啤酒只是勾起情怀的导火索而已。人,物,景,共同构成回忆,所以我现在要乘着行动自如的时候,多跑一些地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