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差一点儿,我就成了“角”

(2006-04-29 20:58:54)
分类: 我的回忆录

我的童年和少年是wen ge的年代,那个时候学习不为荣,读书不为本事,所以每个人都幻想着成为一名艺术家,就象现在“超女”热一样,那个时候成为名人的一条捷径是被某种艺术团招去,南京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小红花”艺术团就是我们向往的一种,我有一个低年级的同学就在这个团中,成为我们羡慕的人。

wen ge时期文艺节目当数八个样板戏,那个时候天天听到的就是这些东西,以至于再好听的东西也变得不好听了,第一次听到非样板戏的音乐是在工厂学工时听到收音机中传出“洪湖水,浪打浪”,感觉那个好听呀。尽管如此,如果能够成为样板戏中的一个“角”儿,那是非常令人向往的事情。
    我就差一点儿成为这样的“角”儿,若是真的那样,我想我也一定是一个名“角”儿!呵呵。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江苏省京剧团到我校去招生(顺便说,若那时候真的成为一名演员,那我的工龄那就长了去啦),那可能是因为我校的音乐老师与省京剧团的人认识。当时并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被挑选出来参加考试,事后我才知道我的“香甜”声音条件帮了我的忙,正是这个条件,我在南航五十年的庆祝会上作为合唱团的一员头一次以演员的身份出现在电视台的屏幕上;正是这个条件,我现在上课常常不用扩音器;正是这个条件,我在课堂发起火来,声音就能够镇住学生。

在学校,我在音乐课上的声音非常好,那个时候音乐课什么都不学,就学个唱歌,所以至今我连简谱都不会,更别说五线谱了。回头想想,中国也许损失了一个著名歌唱演员啊。我的试唱的歌曲在12个被选中的人中是最好的。于是,我被安排了一次京剧团有关人员的家访。之前,我没有跟我的父亲说起过这件事情,而我的母亲与我父亲因为工作关系是分居两地的,只有我们父子两人在南京生活。

那天晚上,省京剧团的两位老师到了我家,我正在洗脚,准备上床睡觉了,他们说明来意后,我父亲非常吃惊,因为我在家里从来没有过“唱”的表现,所以他自嘲地说:“他还会唱歌呀?”也许就是这句自言自语的话让京剧团的人失去了信心,后来反馈的消息是:家长不同意。他们以为我的父亲不愿意让我去京剧团吃苦。他们想哪儿去啦!我的父亲确实对我的这个能力不了解的。

那天晚上,面对我的父亲,在省京剧团的老师面前,我唱了一曲,震动了整个楼层,那首歌曲后来在我的心中一直不能忘却:小常宝,控诉了土匪罪状,字字血,声声泪,激起我满腔仇恨,……

父子之间的沟通太少,造成我的一次机会的尚失,所以我现在吸取教训,经常与我的孩子沟通。
    由此我也想到:人与人的沟通多么重要,有时就是因为误解而使问题变得复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