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GDP增长对股市的负面影响

(2006-04-27 07:37:42)
分类: 金融学与经济学

似乎是经济利好消息,但我听到第一季度按年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10%的时候,还是非常吃惊,这令人咋舌的数字说明了什么?真是利好吗?统计数据表明:全国银行第一季度发放了1370亿美元的贷款,约占全年计划放贷总量的一半。一个季度就完成了半年的放贷是好事还是坏事?

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而言,国内生产总值(GDP)远不如收入的变化那么切身,这个季度我们感觉到的是生活必需品的全面涨价,涨价有涨价的理由,其中最可以提及的是全球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对于国家统计部门而言,在这样的状况下,依然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实在是“可喜可贺”。

作为国家经济大账,我国GDP1991年突破2万亿元到200518万亿元以上,速度实在是惊人。我还清楚地记得,去年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4.0亿吨,增长20.1%;氧化铝1561万吨,增长21.7%;水泥10.5亿吨,增长9.0%

我不能怀疑这种增长,只是担心这种增长对股市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前年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当年就没有遏制GDP的增长,今年前几个月更是传出消息,各地的房地产市场一片红火,经济的过热已经表现的非常明显,泡沫在不断生产之中。需要遏制过快的GDP增长应该是不容置疑的,原材料和能源的全面紧张不可能支持这GDP的持续增长,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004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遏制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升息,但幅度是非常有限,其他措施更多一些,其中特别是试图限制土地供应量。

然而我们看到固定资产投资几乎没有放缓,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城镇投资75096亿元,增长27.2%;农村投资13508亿元,增长18.0%。

事实证明通过限制土地供应是不能遏制GDP的疯狂增长的,在短期内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数据显示,政府已经批准用于开发的土地数量,远远超过所需的水平。

我们看看美国是怎样采取措施的:美联储自20046月以来,已连续15次上调利率。他们采取的是货币紧缩措施!

因此,在新的一轮上涨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之前,国家必然需要采取新的有效的措施,来遏制可能带来的经济危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的措施看来最好的办法是提高存贷款利率。然而这将是股市的一种灾难。

股市从年初的1080点涨到现在的1420点,一直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这几天的所谓二八现象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许多人认为股市还将继续这样涨下去,我可并不这样认为。

我特别注意到前几天上涨的是有色金属等原材料的股票,在许多这类股票达到涨幅限制的同时,也有更多的股票达到或接近达到跌幅限制,特别是本应该借助楼市价格上涨利好而上涨的房地产类股票却并没有出现上涨。我大胆的估猜:这是两种主力(庄家)出货的方式,跌:借大盘反复上涨来掩盖出货;涨:持续上涨吸引跟风盘,达到最终出货的目的。我前几天(18号)写了一个“贵州茅台有什么理由涨到100元?”的分析文章,在我的博客中,也许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我认为所谓消息披露QFII、证券公司和基金都看好贵州茅台,完全是主力造市的结果,一旦国家采取措施(我认为采取措施是必须的,现在主要是看如何平衡股权分置改革和经济全面走稳之间的关系问题,时机选择而已),对股市的负面影响是必然的,那时我想主力又可以借此理由大压股市,达到低位拿货的目的了。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广大的散户,这些为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散户,难道就不能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