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校本研训:单元教学视域下的单元小节复习课教学及作业设计1——物理组

分类: 项目管理 |
温州二十二中学物理组2021学年第二学期
教研活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校教师发展处和教学服务处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踔厉奋发启新程 笃行不怠向未来”的学校工作主题,聚焦学校高品质特色发展,以“未来教育”建设为工作核心,提升学科品质与教师专业素养,以新课程、教材料实践研究和学考、高考试题研究为抓手,深入开展“重构回归:学校作业设计质量提升的实践研究”的主题研训,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主要目标
以新教材和学考、选考试题研究为抓手,深入开展“作业重构”主题研训,推进深度课堂变革,提升学科内涵和教师专业素养,增强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点工作
1、研究学考、选考,努力提选考考质量
2、研究新教材并开展教学变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精心组织和开展学生物理实验比赛,,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4、精心组织各类教学评比活动,深入开展“作业重构”主题研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四、具体措施
(一)研究学考、选考和高考,努力提高高考质量
组建校物理选考研究指导小组,开展复习备考研究工作;举办校级物理教师新学考选考考命题竞赛;参加高中物理选考模拟考试分析会暨复习研讨会,提升选考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全面提高全校学考选考质量。
三个段根据自身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培优补弱课余辅导,高一计划培优学生人数控制在150人左右,分四个班两个层次,高二按照段要求,做好物理学科前30%学生的提高和总分边缘生辅导工作,高三对学科边缘生组织一个班进行辅导。
(二)研究新教材并开展教学变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深化课程改革,推进课堂变革。开展高中新教材解读与研究工作,着力实施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积极推进“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结合精品课例研磨、教研活动,更新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式,强调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科核心能力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力,开展课堂自主导学案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组织老师参加市2022新课程新教材“作业设计”和“教学设计”评审活动,加深教师对新教材的解读和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的处理能力。
(三) 精心组织和开展学生物理实验比赛,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根据学校教师发展处的工作精神围绕自己的学科特点去开展一些学生活动,本学期我组将开展学生实验技能比赛,比赛分为两个阶段先实验理论考试再进行实验操作能力评比,这个比赛针对的是高一和高二学生,高三学生将举行实验命题比赛,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四) 精心组织各类教学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学科教研工作,精心组织参加高中各项评比和名师工作室(站)等有关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和传、帮、带作用,加强高中物理教师队伍建设。
2、以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课堂”的研究为载体,通过常态化的“诊断-研讨-实践-反思-分享”五步精准教研活动进行“深度教与学”的探索,努力构建深度课堂,概括提炼深度课堂的核心要素,将课堂教学、师资建设与精准教研相融合,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以各级各类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和优质课,各种教学设计、案例、课例的评比,以及职称晋升、学科骨干和三坛的评选为载体,在文本解析、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例分析、实践反思等方面,研究普通高中新课堂教学艺术,打造一批精品课例。并通过精品课例的打造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教师在各项评比和职称晋升中的竞争力。
3、深入开展“作业重构”主题研训,物理在高中学习中是非常重要也是存在一定难度的科目,因为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不高,状态不佳,学习成果颇微.为了改进这样一种状况,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对校本作业的设计,让作业得以和教学过程相辅相成,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有效性.因此高一和高二备课组本学期开始要根据新教材编写每一章节对应的校本作业,并每个月要有效果展示主要通过公开课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
(五)教学资源建设的规划
教学资源的形式多样,有校内资源,包括:图书资源、校园网络、学科教室、学科教学文本资源、学科教学信息化资源等。有校外资源,包括:学科实践基地、学科教育基地、学科教学人脉资源、学科教研活动基地等,社区与家庭等校外教育资源,外单位的专家人力资源等。要注重发挥学科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如优质课、精品课程,及时录入资源库,并开展优质资源的解剖和复制。
五、行事历
22中“物理校本作业”开发实践研究
一、校本作业的现状与问题
以往我校各学科均按教育局要求配备一教一辅, 即一本教科书配一本教辅练习册,学生家庭作业也基本来自 这两个渠道。 多年的教学中,这两种作业搭配方式慢慢暴露出问题。无论教科书还是辅导练习册都存在题型不尽合理,题目不够典型的问题。教辅练习册良莠不齐,差的教辅材料甚至会出现习题内容与该节内容不完全相符情况,有的相应知识点还未学习,习题却提前出现,导致学生根本无法完成练习。大部分教辅为了照顾各个学校的需求,往往会有题目 多而杂,有的教辅书为求新求异,加入了很多近年各地考卷的新题,由于版面限制又删掉很多经典性和有代表性习题。90%以上的教辅均存在每节的重复性内容偏多,总体题量偏多并且思考量过大,这种教辅书更适合学习能力强的重点校学生使用,超过普通高中大部分学生学习 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般布置教科书习题作为必交作业,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教辅作业完成情况仅仅作为不定期抽查项目。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对于教科书必交作业态度较为认真,而教辅作业往往流于形式,再加上教科书作业量较为有限,导致不自觉学生的日常习题训练量不足,不能及时有效巩固课堂成果。
二、普通高中校本作业开发、评价、修订原则
1.适当的知识回顾内容
为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不少学校的校本作业一般只是习题的罗列,很少涉及当节知识内容的回顾。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普通高中学生由于学习能力限制,他们往往在听课的同时很难做好相应笔记,在做作业过程中也没有先复习 知识内容再完成相应作业的习 惯, 从而导致他们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头脑里没有清晰正确的知识概念, 作业的正确率较低。因此,普通高中的校本作业应含有“知识点回顾”相应内容。该部分内容可以填空形式出现,学生在 3- 5 分钟完成相应填空过程中复习当天教学内容,从而保证该节作业的顺利完成。
2.
校本作业的目 的是减负增效,所选取的内容一定要包含该节大部分知识点并突出重难点内容,当节的习 题必须与当节的教学内容相匹配。习题的数量要适当,高中生学业负担较重,单科作业的完成尽量不要超过 30 分钟,否则容易引 起学生的厌烦情绪。普通高中学生基础差、自学能力薄弱偏多,习题难度应以容易题和中等题为主, 难度系数较大习题不宜过多。 每道习题前可标上难度系数,分为“易、中、难”三个层次,容易和中等题为必做题,难题为选做题,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分层次布置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鼓励他们通过教辅练习予以自我提高。
3.校本作业的批改建议
校本作业的批改语言不要千篇一 律,不要只是对的打“√ ”,错了 画“× ”,对于学生的错误应在旁边用 红笔简要提示。校本作业的批改要有时效性,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不要拖太久才与学生见面。 批改作业时更不能以查代批,应付了事,教师批改作业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做作业的态度。遇到错误率较高的作业时注意不要使用不友好的字眼,评价要考虑到学生对学习 的自信心相对不足,评价应以表扬、鼓励为主,采用激励式评语。随着教师对学生的了解逐步加深,教师的评价应由对错式评价发展为交流式评价,沉默性评价发展为期待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发展为过程性评价。
4.校本作业的评估与修订原则
校本作业的评估与修订应建立在教师批改作业的体验和对校本作业的反馈基础上,题目的难度要照顾到绝大多数的学生接受承度。 校本作业的评估不能仅根据教师的主观感受来决定,有的题目 教师觉得容易学生却认为较难,有的校本作业教师觉得量少学生却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完成,对同一份校本作业教师和学生的感受经常会不一致。 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各不相同,学生对学业的接受程度会随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建议教师可以针对校本作业的题量、难度、完成时间做一个学生问卷调查,再结合考试成绩综合分析, 然后对下一个阶段的校本作业内容和形式进行微调。微调的方式是对题量和题目 难度进行调整,微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达到校本作业效益最大化。考虑普通高中学生的平均水平,校本作业难度应比市面上的教辅材料难度应略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