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图书馆报》石海娥采访

(2011-11-18 13:50:51)
标签:

心灵

读书

写作

施袁喜

答复

采访

唤醒

文化

分类: 书人书事

答《图书馆报》石海娥采访

 

1.您是如何进入写作这个领域的?您如何看待诗人、作家、评论家这三个身份?您认为这三个身份有着怎样的关系?

    答:成为一个写字的人,对我而言,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很小的时候,我就对文字感兴趣。所谓诗人、作家、评论家,其实都是一些标签,是对写字人的各种角度的认证。对一个认真写字的人而言,三个身份并无区别,什么适合,就写什么,是为写作“大通泰”。

2.《第一财经日报》在刊登您的专访时,将您称为“资深读书人”,请问您如何理解这个评价?您又是如何看待阅读这件事的?您认为阅读和写作有着怎样的关系?

    答:我很喜欢“读书人”这个角色。就几十年不间断阅读而言,说“资深”似乎也是褒奖。我首先是一个优秀的读者,其次才是一位努力写得更好的作家。阅读与写作,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它们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3.您在灵性修持方面功力深厚,并深得张德芬的推崇,这些修持对您的写作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答:心灵重建,始终是一个紧要的人生问题。唤醒灵性的生活,过一种有质量的内心生活,是张德芬女士的努力方向,也是我的写作关注点所在。灵性修持,使我的笔头充盈生命的激情。这种激情,使我积极生活,不再退缩。

4.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其文字驾驭能力至关重要,在您的写作过程中,您是如何进行文字的驾驭的?请以您的处女作为例进行说明。

   答:每个作家驾驭文字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对我而言,我需要进入一种文字场域中,然后将日常思考积极调动起来,并用最快的速度记录下它们。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是我在写作,是我的思维写下了我。

5.每个作者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给读者某些理念,您想通过您的作品传递给读者怎样的理念和思想?请以您的最新著作《唤醒灵性的生活》为例进行说明。

    答:在《唤醒灵性生活》一书中,我写过:“一条鱼的状态由水决定,一头牛的状态与青草有关”,所有的时空都可以成为修心的道场和礼拜的教堂,成为坦然生活和让生命闪光的地方。灵性生活的方式,可以像晨间散步那样简单,不是一定要到什么地方去,但一定要自然、随性,懂得享受微风、太阳、小鸟,也就是享受自己。我所要传达的,其实是一个常识。

6.从您发表第一部作品至今,您有过哪些难忘的经历和趣事,这些经历和趣事对您的写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每个人都会拥有很多难忘的经历和有趣的事情,或许会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相关。就我而言,永不停歇思考,尊重规律,回到常识,慢下来,“润物细无声”,才是写作的方向与源泉。

7.请您描述一下自己作品的主要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在形成自我风格的过程中,是否受到过哪位老作家的影响?如果有,您又是如何将两者融合为一体的?

答:我并不知道我的作品的风格,如果有风格,那也是我自己的风格——董式风格。很难说我的风格的形成,与哪位作家、哪些作品有关,如果有,那也是一个整体,绝非一笔可以道尽。

8.很多作家都是边写作、边改变的,您是否也是这样?请以您的任意两部作品为例谈一谈您自身的变化。

答:卡夫卡说过,“人类有两大主罪,所有其他罪均从中引出,那就是缺乏耐心与漫不经心。由于缺乏耐心,他们被逐出天堂;由于漫不经心,他们无法回去。”他还说,“从根本说说,或许只有一个主罪:缺乏耐心。”我是先改变自己,再将感悟写下来。从《沙之书》开始,我自觉地将心灵修持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使看上去高深难懂的理论,春风化雨地运用在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达到举重若轻、事半功倍的效果。到《带着禅心去上班》和《唤醒灵性生活》,尤其是后者,对于人生修为的进阶修习,更加清晰明了。而这些,都是我的所思所想的表达,但在表达方式上,我会有所变化。在这个过分强调快速、聪明、高调、有效的时代,我愿意自动慢下来,聆听内心的需求。这就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写作方向。

9.对于写作这一块,您之后的发展和规划是怎样的?

答:正如唤醒灵性生活无须刻意为之一样,我从不勉强自己的写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