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籁地籁人籁合一的“三籁之音”——在高洪章音乐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1-07-25 13:50:12)
标签:

高洪章

打歌

音乐

草根

人参

无量山

天籁

地籁

人籁

娱乐

分类: 影片影评

天籁地籁人籁合一的“三籁之音”

——在高洪章音乐研讨会上的发言

 

高洪章先生,各位专家大雅,女士们,先生们:

高洪章的音乐早就该研讨了。早就该通过各界专家大雅的倾力推介将他那些天籁地籁人籁完美结合的“三籁之音”介绍给世界。有一种草根虽然生在深山,注定属于世界,因为他的内涵,因为他身上千年百载的饮风吸露,因为他托举出来的并不仅仅是几片叶子,几朵花,几滴山间泉水,几声呦呦鹿鸣。他看起来只是草,但他的根贯通大地血脉,贯通自然界中那个神秘、神圣的养育者。并以此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同和追捧。这种草根可以入药,疗救生命,可以滋补,还原精气神。对,我说的就是一种十分珍稀的草根:人参。每个人大抵都十分熟悉。这种草根相当了不起。未经家养,却在深山老林获得了天地人合一的神采。一经登堂入室,即为万众瞩目。在最显眼的位置,有最华美的包装,享受着人们的啧啧称奇。当然了,因为价值高,价格也相当昂贵。

类比于音乐界,我们对这种草根的追捧是不遗余力的。以此之故,我们才到处搜罗非洲民间音乐,印度灵性音乐,澳大利亚本土音乐,日本樱花道及茶道音乐,以及美国印第安原住民插满羽毛的颂唱。这几年,甚至韩国音乐也开始成为我们聆听收藏的目标。我想说的是,除了三七、半夏、重楼这些相对普通的草根以外,我们更期待着另外一种具有世界性的草根。更希望自己能迎面与几棵有深厚历史感觉的老山参撞上,这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吃药了,而是真的身心灵的滋补。那些被我们广泛搜罗,洗耳谛听的海外和各民族“地下音乐”,不就相当于各地的草根吗?不就是各地的珍稀人参吗?很多的西洋参,部分的高丽参,不少的印度参。都曾经成为我们永不满足的耳朵大快朵颐的饕餮之物。

那么,我们的本土人参呢?应该得到什么样的荣誉?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距离崇拜,越是远不可及的,越觉得珍贵,越是身边的越容易被忽视。

这样的心态常常基于一种误解。事实上,钻石就在自家后院。身边的植物园里其实就有这种珍稀的草根,就有我们闲逛一圈世界之后注定会发现的神品。

我说的就是高洪章,这棵来自无量山的“老山参”,理当在音乐界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无量山本身已经具有神秘神圣的气息。无量,这是在时空上都具有无限延展的称谓,具有宗教的神秘内涵,又刚好契合了音乐的无界特质。作为高洪章的家乡,大多数人认识无量山,缘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在第一部里,段誉随普洱茶商马五德来到无量山,误入无量剑湖宫,进入石洞看到神仙姐姐塑像,练成“凌波微步”。金庸先生笔下的无量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物产丰富:飞禽、走兽、草药、毒虫;怒放的各色山茶,在月色下摇曳生姿;山崖上如玉龙悬空的大瀑布,注入一池清澈异常的大湖;加上那迷惑了“无量剑”数十年的“玉璧仙影”……神秘的无量山,引来各派武林高手的明争暗斗,也引来武林中人在这深山中潜心修练武功。一时之间,美女、书生、恶人、高手,云集。无量山,在金庸先生笔下占尽了风头。

就是这样一座山,一个崇拜老虎和火的民族,一个穿着山羊皮,吃着大块肉,喝着大碗酒的民族,成天在老树林里与狮虎竞吼,于是乎,高洪章这样的声音就开始经打磨而高亢,经雨露而柔情。自然而然的开始横空出世。一棵本土草根,经过经年的历练,开始散发出自己不同凡响的气息。

我个人是早就被这种声音打动了。或许是我们同为无量山之子的情怀使然,或许,他的声音本来就深具磁性,像山妖一样时常施展深夜的魅惑。

十多年前,我们经常在一起聚会,高洪章免不了要献唱,无量山的壮阔雄浑之气就时时撞击着我们的心。他因为被无量山的气息入侵,身心皆别有滋味,形象出格,随便长长,就鹤立鸡群了。狂野,奔放,有鹰的特质,年纪不大,但是十分显目的彰显出了老山参的样子,那个瓦数不低的光头,就是最形象的深具营养的样子啊,打蜡似的,闪着深山老林里裸子植物的光泽。高声颂唱时惊云裂岸,撼狮震虎;低眉轻咏时,羞花闭月,哐当起哥哥妹妹胸怀的柔情兔子心。

他在《迷魂汤》里唱到:

迷上你的好  迷上你的坏

迷上你的调皮你的微笑

迷上你的吵  迷上你的闹

迷上你的任性你的无奈

   

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几句歌词代表了我对高洪章音乐的基本态度。眼下,已经不仅仅是我了,自从48日,我带刚满四岁的儿子atman参加了他的《打歌》现场轰炸。孩子就成了高洪章的铁杆粉丝,每日就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的唠叨哼唱不停。且不断重复放碟,每首歌都演绎成少儿版了。

我之所以要提这个无关痛痒的小细节,是要说明:音乐,那些有熟悉的旋律但是又有陌生化演唱效果的歌曲是每个人渴望的,每颗心里都准备了一种原初的旋律,来自故乡,来自童年,来自身边的山风海雨,始终在等待一种声音来契合自己内心的这首歌。高洪章来了,那份故土的清香和狂野共在的风吹来,撩起都市的裙裾,撕开红尘脸上包裹的面纱,以少数民族特有的耿直一刀砍下,心头马上流出震撼和感动。那是期待已久的声音,每个女孩子都在幻想一次被粗野抢亲的经历,他的歌虽然抬着大轿,但是不失那份粗野。虽然粗野,但在耳边厮磨时又满是让人酥骨软体的柔情。这也正是民间艺术特有的魅惑。就像我们听遥远的非洲音乐,陌生,陌生,那种节奏和旋律的陌生让我们感觉到,每一个音符出场都是一次冒险。但是,音乐就是音乐,毕竟在颂唱人生,演绎生活中的种种,心灵会觉察到超越距离的那种相通。哪一块大地上的生活都是生活,哪一个民族的感动都是感动。以此,我们又不觉得陌生。音符将心穿起来,这串珍珠在天地之间悬挂,蓬荜生辉。

对小孩子来说,音乐开始让心与自然一起跳动,去感受自己民族和土地的特有节奏。而对青年人来说,自己本来就是生活的主角,无论打歌的娱乐,还是爱情的歌咏,又或者生活中的种种彷徨和苦闷,全都感同身受。自然更能够被打动。就像云南电视台上的大洋芋和小米渣,听起来是有些怪怪的,拿腔拿调,夸张,做作……但是,那是云南人原型的抽象啊,因此引起了无数的追捧。

音乐的传递在心里机制上是一样的。

如果年纪更长一点的人听高洪章,那是去解冻体内逐渐结冰的心血,原来,一切都曾经有过,在记忆的某个角落里就住着一个邻家姑娘,小芳,小丽,小芹……当年,她们都是打歌场上的好手,歌声也一样的迷醉,正所谓“天上星星朵朵亮,地下姊妹个个亲”啊。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种带有陌生感的音乐比流行音乐更是世界的音乐。流行音乐着重歌唱人性中共性的部分,能快速流传,也能打动人,但是,那是人性最浅表的部分,“我爱你”这种话是人人会说的,也人人爱听。但是,说多了就俗了,就滥情了。草根音乐相反,他会唱“想你想你真想你,请个画家来画你,把你画在枕头上,一靠枕头二靠你”。这是多么具有魅惑力的地下表达。“吃饭想你饭走味,吃肉想你不养身”,这又是多么痛彻心扉的思念,比思念本身厚重多了。如果狂野奔放的玩起来,那么,还有哪一种玩能这样洒脱呢:“大理海水玩干了,白鱼上山吃青草”。又如果表达当下生活的村庄之美,有哪一种曲调能够胜过这一句:“一排排的桂花树,一路路的桂花香”。是的,这是每个人内心的浪漫,这些民间歌曲都传达了,但是又避免了流行歌曲滥情单调的方式。

这就是草根的价值,人参入药的时候,表现与水芹菜肯定是大有差别的。

也因此,在文章的开头我便说了一句话,高洪章的音乐是天籁地籁人籁完美结合的“三籁之音”,并非故作高深语。所谓天籁也者,得天之助,有空谷传音之叹,此曲只应天上有。高洪章姓高,那声音确乎太高,我等架起云梯恐怕也能以唱出他随口就来的降B调。就像那首潇洒得不行的酒歌:“哪点有酒哪点醉,哪点有铺哪点睡”。高亢如云,洒脱得让老鹰也想停下来过这种生活,那种骨子里都感受得到的醉醺醺的大自在,不亦乐乎,不亦天籁乎?不过,仅仅这样理解就不够了。他这还是地籁之音,这是当地民族的内在性格,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民俗写照,不就是地理角度上的日常写照吗?故此算是“地籁”。他的歌皆有生活本相来源,并不是全然的空穴妖风。加上浓郁的人情冷暖,也算是彰显了“人籁”之韵。

关于民族风情,我一直很欣赏这样的见面调侃:酒嘛,水嘛,喝嘛;钱嘛,纸嘛,花嘛。不要小看这几句话,这是天地间何其洒脱的人生姿态。高洪章的歌,正在于唱出了这种姿态。这也正是世界各地的草根音乐共有的一种姿态。草根是深藏在地里的,但是,大地是血脉相通的。草根,真正的草根,老山参这类草根就像灵芝一样极其珍贵,注定是世界性的。

当我们聆听非洲音乐感动的时候,非洲土著聆听高洪章的歌声一样也会震撼。大地在互相呼应,大西洋的鱼听得懂太平洋的情歌。

高洪章的歌我就不一一分析介绍,我想,我不是医生,不是营养学家,也不可能三言两语就给世界解释清楚一棵千年老人参的内在价值,说不清用几顿泥土,几山河甘泉,几场雷电暴雨浇灌,最终养成了这棵灵草。高洪章内在的历练与此相类。我只要简单说清楚了,这样的人参是有滋养身心灵的特别价值的,就够了。高洪章的歌声也一样,聆听让我们想起故乡,想起亲人,想起那山那水的形象和在山水中蹀躞走过的一段散发着回忆之美的人生。想起某一次拉拉手手,亲亲口口的窃喜,想起一双眼睛的远送,一个老烟筒里不断冒出来的青烟……我想,那里一定有一种魔力,让心里死水般的深潭突然翻卷,在他的歌声里看到血流的波澜壮阔,这就是他的魅力,他的使命。

音乐是可以洗心的,就为这个,高洪章甚至写了一本专著来加强洗心行动:《洗心术》。那是一本不错的书,对想要更多了解他的人,不,对想要更多了解自己的人更必须。听他,读他,一起开始吧。

他正在走向世界。这句话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其实,每种真正的民族音乐,每棵老山参都一直在世界中心。世界正在聆听。我们何其有缘,提前听见。

以上感受,一家之言,就教于在座的各位大方之家。

谢谢各位。

                                               2011725 昆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