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灵课》第二卷自序:我自己都不敢错过的一部心灵史

(2010-07-19 03:53:27)
标签:

心灵

禅修

灵修

故事

信仰

恩典

救赎

苦难

自然

文化

分类: 心灵心绪

《心灵课》第二卷自序:我自己都不敢错过的一部心灵史
《心灵课》第二卷自序:

我自己都不敢错过的一部心灵史

 

 

错过这一本,你不可能再读到这样的书了,因为今后的书,我再也不会这样写了。而别人,又从来没有这样写过……

 

这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是:你将会在这本书里看到任何已经形成的固定模式都是可以突破和超越的——包括你早已形成的对于心灵类书籍抱有的阅读习惯和偏见也是可以突破和超越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生命中无出其右的话题,每一个都是:关于信仰、关于心灵、关于爱、关于恩典、关于救赎、关于苦难、关于自然、关于新生、关于成长、关于阅读、关于音乐、关于未来……特别是,关于传说中那场越来越近的末日灾难。

难道你不想让自己在每一方面都变得更自在一点吗?

难道你不想找到末日来临时可以平安避祸的通道吗?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禅修书。这个名字只是代表了一个取向,是属于让你心灵觉醒的产物。事实上,禅修也好,灵修也罢,研习,修习……种种语汇在一个更高的原野上互相来往,天地一家。是同一个大草原的羊群。

综合起来,最对症的盼望只用一句话,八个字就够了:“好好修习,天天向善。”

一直以来,所有的课程和类似的书籍都在列举条目,并未注意到,你的心灵真正能够感受的不是那些听起来非常在理的“真理”纸条,而是一个又一个具体而微的生活场景。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一个个场景中度过的,所有的领悟必得与场景有关。

场景不带来知识,带来的是智慧。不带来条款,伴随的只是体验。

将你每一分钟的生活都作为禅修的旅程和经验,你的心灵就时刻会有“惊艳”。

心灵的成长不是要过别人的生活,而是要学会真正去觉察自己的生活。

因而,这一次,我的课程不一定非得有一堆真理向你奉献出来——或许,这些东西你的心头已经无处堆放,泛滥成灾了,正愁清理呢!

这一次,我呈现我的无数生命场景,相当于邀请你一起进入生活体验馆,在故事中行走,成为路上的花草树木,山风海雨。

这个过程就是在体验一堂又一堂伟大的课程。

 

当然了,我的故事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从我的故事你散步到你的故事,从我领你一起出入的那个路口你慢慢的找到自己的田地,看到那些属于你的植物、石头、书本、孩子、亲人、事业、日子……

你学会了让所有的时空都成为禅修的道场,成为礼拜的教堂,成为坦然生活,让生命闪光的地方,那么,这样的课程还有什么可以比拟呢?

 

我得说明,没有哪一次,像这次一样,写作变得高清且立体,就像电影《阿凡达》那样。以至于,将整个书稿完成以后,我觉得重新生活了一次,通过时光隧道,浏览了我的心灵史。高清解剖在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场景,每一种生命状态中的心灵知觉,通过小说般的情节,散文一样的笔法,诗歌的灵气,哲学的思辨,外加心理学的冷峻,宗教的圣洁……似乎,还有拼图游戏的乐趣。一切组合起来,成就这一次写作。不过,俄罗斯套娃般的结构也许会让你觉得繁复,这就是生活的本相,我不是有意要这样的。生活本身就是如此这般的。换一种眼光,也许这就不是繁复了,应该叫做丰富才是。这个探秘一样的过程可以增加愉悦感,毕竟,阅读就像走迷宫,走进去了,就有乐趣了,走出来了,就开悟了。

 

“我惟一担心的是,当今的中国已没有欣赏它们的心境和教养了。”一个叫莫妮卡的朋友在诗人何三坡的诗集《灰喜鹊》的封底上留言说。

我想,这也是我所担心的——因为,我在这里很少写到人们最有兴趣猎获的“钱和色”,但是,一个演员即使担心也不会取消自己的演出,一个诗人也不会因为担心而谢绝写作,太阳更不会因为担心没有照耀的风景或者失去了往日升起时的迎迓和欢呼而倒头在黑夜里大睡……这一切原不是为那些担心的对象所做的,乃是为了自己。

就像我写这本书,谁会觉得我是要拯救他/她呢?

只有我。是我必得要经历的一次梳理和心灵的试炼。

这是一场心灵山谷的历险,是生活海滩上的裸晒,还称得上是一次灵魂画室里的画展。

这些话不是我对自我的评价,而是我的整个写作过程的隐形愿景。

我不知道,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这些。我需要你的心灵参与感受。

就我个人来说,真的,这是一部我自己都不敢错过的心灵史,我不敢,我也不能,因为,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过程,每一段岁月,我亲自经历了它。

 

现在的灵修课,再也不需要作者唠唠叨叨告诉学员结论了。现在写书,当然也没有必要再承担一定要为你挖出一个金宝贝的神圣使命。天使是你,神是你,受助者是你,救助者也是你。书籍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灵感现场。我从来没有想过,可以通过一些书籍,一些讲座引导你到达高善之地,因你本来就在那里。只是,你可能很忙,于是乎会忽略掉某些细节,我请你到我家做客,参观我的房子,然后指给你看一些东西,小饰品,墙上的画,藏在吉他里的音乐,画笔下面的色彩,词语链条滚动的时候那连环的诗歌意境……这些是我所做的,然后在我这里喝一杯茶,你回家,重新打量自己的房子,你发现,原来,所有的这一切你毫无所缺。万有全备,甚至,我这里丰盛多了。

你十分欣喜,阅读,交谊,参加课程,一起玩游戏……

嘿,居然还有一点意思,发现自己早已是一个无限财富的拥有者。

 

因为,我再也不会仅仅告诉你诸如“成功就是做人上之人”这样莫名其妙的结论,是啊,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我自己觉察到的所谓成功完全是另一种味道,一种非得你自己品尝才能感觉,却很难用语言简单描述的味道。

 

比如:未必大富大贵,但是身心灵平衡和谐;未必处处成为第一,尽量展现出最好的自己;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可以消化痛苦,绽放内心喜乐;不是没有恨,而是会用宽恕解决问题。不是不需要帮助,而是接受帮助以后懂得感恩。不是任何方面都取胜,而是懂得让遭遇的失败成为改善的阶梯。不是绝对完美,而是懂得欣赏缺憾。

这就是我体会的果实的一点味道了!

 

这一切,原来都联结着心灵,原来都可以让生命变得更丰盛,甚至,让脸蛋更圆润,皮肤更光滑。美容也好,修心也罢,不知一条路可以到达罗马,那座传说中的城市。

当遇到难以“忍受”的事物,如果尝试着“接受”呢?哎呀,居然也是可以变成“享受”的。原来,你不需要改变整个的事物,换一个词,事物就变了。

 

最后,你就会发现,这一次阅读,不在是读一个作者的书,而是,开始书写你自己的心灵书,写你自己的《圣经》,你也是一个大部头,还可以通过参观我的这次展览,也制作自己生命的精装手册。

 

这以前,你感觉你的生命似乎只是部分发光,有不少黑乎乎的角落。这一次,当你阅读完这本书,阅读到最后一页,你发现,发光的乃是全部。

 

董桄福 于彩云之南

                                    20107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