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朽的死亡

(2008-05-20 01:28:57)
标签:

死亡

不朽

文化

分类: 心灵心绪

不朽的死亡

《沙之书》:第43束智慧之光——

不朽的死亡

董桄福/

 

2008519日下午228分,当国旗缓缓降下,当汽笛鸣响,当太阳底下终于拥有一个国度的三分钟的低眉垂首……眼前不再有任何生死的界限,泪光启开天堂的窄门,我看见人性的亮光开始闪烁,生命的尊严却开始旗帜一样招展。死亡原来是可以不朽的!

仅以此选章为四川地震中恒久的生命敬献,尤其为那些折断翅膀的天使敬献!

——题记

 

 

    死亡是宇宙间活得最长久的生命。

死亡是万物必修的一门课程,不懂得死亡的人也永远不会懂得生。人不到死,不能算是完整的生命。

我们本是灵,肉是借来用的。肉身给我们快乐,帮我们求知,造福人类,这本来是造物主的恩典。假使肉身已经不合这些用途,那就失去了造物的用意。这时候死亡,那是自然的。所谓死亡,不过如此而已。

不过,没有谁能真正确认,这就是死亡。

    没有死亡,没有人真正见过、体验过自己的死亡,所有看得见的死亡都是自己之外的存在者的死亡;

一直在死亡,唯一不会死亡的就是死亡本身。

活着的人一辈子都在参加各种仪式,唯一不能参加的最重要的仪式就是自己的死亡盛典。

但是,谁又能确定,那些死去的已经不再存在,谁能断言那些死去的不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就像自然之河,所有的水都从天上来,然后汇集在山涧中,成为河流,河流经过“一辈子”奔波,流归大海。凡流到大海的河流看起来已经不再“存在”,但是难道水这个河流的本质也不再存在。

那么,大海是那里来的,大海怎么能够存在,而且存在了那么久。

河流进入大海以后是否就死亡了。那些即生即灭的浪花是河流吗?那些水还是河流吗?

万物不都如此在存在的进程中展现所谓生死存亡吗?!

是的,生死存亡,有生存在,也就有死存在,有“存”存在,也就有“亡”存在。但是,死既然还存在,就是活着,就是依然存在着。就像能量,当流水经过一个仪式成为电源,流水流走了,去它该去的地方,电也诞生了,来到它该来的地方。能量在万物间流动。死亡是生命的能量流注到另一个隐秘的河谷里,水还是水,生命还是生命,不过,人类的肉眼已经看不见了。

一个人死了,他几乎什么都没有减少,就是减少了一口气。但是气一直在他周围的宇宙中,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也永远不会消失,甚至不会减少。但是,这个人却死了。

    他的能量已经流注到另外的一些事物中去了。

死亡其实就是能量的转换。就像一棵大树被砍伐,作为树是不存在了,但是木材被用来建筑房屋,或者木柴被用来燃烧取暖,能量不再继续存在于生长中,而是开始进入支撑,进入燃烧,进入另外一个能源场,继续发挥自己的效率。

没有死亡,不会有死亡。死亡一直存在。死亡是能量在另一个能源场永生。

会有坎坷,但是不会有死亡;会经历磨难,但是,不会有死亡。可以承受失败之剑的暂时砍杀,却不用惧怕死亡。

死亡从来就与爱联系在一起,爱的最高处有死亡的旗帜在随风飘荡。

我决心超越死亡。超越一切前进道路上的恐惧,超越阴影,超越黑夜,进入我永远的白昼,进入我成功的轨道。

我已经看见,那是一辆永远奔驰的列车,在永生的铁轨上为每一个旅客沿展着无穷的方向。

生命的能量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转化为辉煌,转化为胜利,转化为成功,转化为信心,直到转化为爱,转化为宇宙的一个部分,却永远不会遭遇死亡。只有那些死者会遭遇死亡。

我活着 ,我就会一直活着,活在当下,活在光里,活在星星里,植物里,石头里;活在鸟的歌唱里,活在夜的漆黑和宁静里,活在沉睡的安谧里,活在活的概念里。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为了学习。我们在生命过程中所遭遇的每一件事,无非在帮助我们学习更多的智慧。这之中,最能帮助我们学习的就是死亡。

史怀哲说:“人必须熟悉死亡,才能发展成为真正善良的人。死亡是我们应该每天、每小时思索的课题。当人生的道路带我们来到视野开阔之处,可以极目远眺地平线的尽头时,千万别闭上眼睛。让我们停一下脚步,欣赏远方景致,再继续前进。在这种情形下思索死亡,爱生命的心情就会油然滋生。熟悉死亡后,我们会把每一周、每一天都当作礼物。唯有用这种方式接纳生命,才会一点一滴理解生命的珍贵。”

再说了,即使真有彻底的死亡。那又怎样呢?旧的不死,新的便不可能诞生。为了果实的成熟,花瓣必须凋谢;为了新芽的绽生,果实必须了结。婴儿必须离开母亲的子宫,才能在大自然中获得身心的成长;心灵也必须走出自我的牢笼,才能获得丰盛的生命;最后,当他心神交悴,百感消驰,也才能合目西归。

从个体走向群体,从群体走向宇宙,从宇宙走向永恒——这正是心灵成长的正常道路。

除非我们能在生活的任何时刻坦然地面对死亡,否则我们永远无法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勇气和自信。要是世界上没有一件我们愿意为之牺牲生命的事,生命也就不完整,就失去本来具有的价值和尊贵了。

只要我相信不死,我就会永远活着,活到未来。

我当然会转化,一个伟大的念头进入宇宙之梦。

万物就是这样的,以一种能源的方式在万物之间流动着,流动就是生命,流动对抗死亡,不是对抗,是将死亡牵引着,向河流那样,一刻不停地朝大海走去,朝更博大的胸怀走去,朝更高的成就走去,朝更恒久的永生走去。

这是最后最重要的一程。任何人都不会有同盟,不会有支持者,随行者。这是最纯净的心灵之旅,这是一个人必须自己独行的部分。过了这一程,世界就更开阔了。

因为,路已经进入永生……

死亡不朽!

 

                          《沙之书》,董桄福著,中国妇女出版社,20055月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敬畏生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