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zrz.net/pic/hyowonjong.jpg
教育:敲响的是警钟还是丧钟?
——我们的孩子们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又怎么了??
董桄福/文
1.
最近这两周,我的邮箱总有不少的新邮件来自校园的学生。我的手机上一直不停的收到种种同样来自于学生的短信。
以下两个孩子是最典型的。
两个都是中学生,一个高二,一个高三。
一个女学生,一个男学生。
一个我认识,是我的一个大学同学的孩子,问题不少,希望我对她的情绪和遭遇的压力做一些调整。我们见过两次,聪明伶俐,反应特快,性格敏感,情绪多变。
另一个不认识,读过我的书,由于书上有邮箱,自己写信给我,我简单回复了一条短信,于是一连串的咨询和成长规划就发送给我了。
一个几乎不想再读高三了,想到泰国,或者英国去读,觉得高考压力实在太大,加上遭遇一些情感方面的小挫折,性格变得异常暴躁,每天与家人发火。虽然不断的买一些青春书籍在读,但是,那是一种逃避。如她所说的,找不到快乐。
另一个也决定不读书了,虽然再过两个月就要高考,但是决定不读大学了,自己确立了一个被“嘲笑”的理想,想要走一条不同的路。
两个孩子都在这两周之间给了我很多的“思考”,他们的“压力”变成了我的“压力”。
看着他们的持续发来的短信,写来的邮件,很多甚至是上课时候发出的。我曾经警告,上课时间我不会回复任何的消息和文字,让他们专心于课程。但是,他们都说,上课内容太没趣了,很烦。我的警告并未能阻止他们。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我们的教育又怎么了??
我们一起看看这两个有代表性的孩子发来什么文字?看看他们的内心世界。为保护隐私,我隐去真名,所有文字原文照录):
其一,学生甲
叔叔,帮我找找李元洛写的《书院清池》,我太喜欢他的文章了。
叔叔,麻烦帮我上网订购一下《未央歌》、《游园惊梦》、《玫瑰的故事》(亦舒)、《青春无悔》,谢谢!
叔叔,帮我订购一本七堇年写的《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我正在读这本书,我太喜欢了,我要再买一本送给我的同学做生日礼物。
谢谢叔叔,但是,我太心烦了……烦有关那篇文章上的waiting……唉!
我很快要进入高三,压力大啊,所以烦!
我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等待幸福的泅渡,可是我不敢百分之百相信,所以烦。
我自己根本就无法找到快乐,我觉得生活无聊,空虚,我早已对生活失去兴趣,我活着只是个行尸走肉,什么书籍都改变不了我,除了可以在几本书上找到心灵的共鸣以外……所以我早就失去活着的意义了,我不是悲观,而是一直这样觉得,改变不了的。
哎,生活照样黑暗,读喜欢的书时产生的也只是伤感的共鸣,与快乐无关。
其二,学生乙
董老师——请允许我称呼您老师,我是一名面临人生选择的中学生,我对灵性知识很感兴趣,我想购买你的沙之书有声书,请你告诉我如何购买和价钱.我的手机号码为:×××××××××××。谢谢!
董老师,我叫张某某(隐去姓名),家乡在广西金田起义遗址附近。再过两个月就要高考了。我已经拥有你的《沙之书》了,我想成为一个演讲家,所以想拥有CD版。我现在正准备钱,过几天我就买。
董老师,我决定买你的有声书了,请告诉我汇款地址,能不能介绍几本关于心灵成长的书。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寻找我的人生使命,上帝还没有告诉我。或者我还没接收到,但他已通过梦给了我一些信息,我相信他会在合适的时刻告诉我的。
董老师,我决定不上大学了,我确定了自己的近期目标:成为一名影像阅读培训师,在中国推广这个课程。虽然这样做会遭到很多人的嘲笑,我还得去做。我对学校的课程缺乏热情。我在看《与神对话》《一的法则》等灵性成长的电子书时,被很多朋友嘲笑,认为我有问题。我感觉到我的灵魂要我走另一条路:灵性成长之路。
董老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悟性,获得更多的新见解、灵感?如果您有时间,发封邮件给我。就对这个问题说说您的看法。
看了这些文字以后,心情格外的沉重起来。早就想写些文字回复孩子们,但是不知道怎样说怎样指导才是合适的。
我们的教育怎么让孩子变成这个样子了?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一直思考而不知道怎样回复才能帮助到这两个孩子的时候,我的手机上另一组信息持续的发来。一看,来自于我的孩子就读的外语学校的互教通。这是一项不错的服务,学校会将孩子在学校里的一切表现、测验和种种考试成绩,班级和年级排名,以及学校开展的种种活动全部通过短信通知家长,以便互相配合教育孩子。
我查看信息,是又一次小测验的分数,排名,以及周末补课安排。
孩子的语文,历史,地理,英语等分数引起我的注意,这一次测验分数下降非常厉害。
刚好,孩子当天晚上周末放假回家,我就特别探问了一下情况。我倒是不太重视分数,但是,这一次与一直以来的考分突然差别很大,我担心孩子受到什么别的干扰。
孩子说,没有时间背书啊。考试几乎全部是背诵的内容,很多的文章,很多的知识点,很多的英语课文……全部要求背诵。而我们现在安排的课程又那么紧张,没有时间再背诵那么多东西,所以考试就失误啦。
全职读书,怎么会没有时间背书呢?
孩子报告了一下每天的基本时间安排:
早晨六点半起床,本来要跑操的,学校场地狭窄就没有跑了。
洗漱,吃早点,然后七点半进教室早读,但是老师一般要来安排早读内容,还经常会讲一些东西,也就没有时间按照自己的情况灵活掌控。
八点半正式课程开始,四节课要上到十二点。
下课以后班主任每天都要来安排一些内容,要用三十分钟甚至更久,经常是吃饭迟到,匆忙用餐以后回宿舍休息一会儿。一点半要起床,洗漱一下到教室又是下午上课时间。
下午四节课,两点开始的课程要延续到六点。还经常拖堂,也会遇上晚餐有吃不上的情况,时间一过食堂就关门了。
七点半要集中到教室,开始晚自习,要持续上到十点。由于生物等这样一些课程提前开课,老师几乎都放在晚自习,所以晚上实际上也在上课。
每节课每个老师都为了成绩要布置作业,作业就只好留到下自习,也就是回到宿舍再做,这样几乎就要到晚上十一点,甚至十二点。
宿舍十二点关灯。关灯以后我们才能睡觉。
即便这样,很多课程内容完不成,所以周末老师还要安排补课,每周都要到星期六晚上六点才结束,七点半回到家。
星期天上午在家呆半天,下午又得赶到学校,洗洗衣服,马上又得忙周末作业。
没有时间背书啦,那么多内容又要求一定要背下来,考试测验就考那些,没有办法了。所以这次测试全班所有同学成绩都下降很厉害。
听到这里,我算是知道“压力”两个字的分量了。
但是,作为教育者,如此强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难道就是要压制出“越来越觉得生活毫无意义”的学生?就是要压制出即便只有两个月就要高考还想着退学的孩子?
这样强化的结果是什么?
背诵那么多的死板知识的结果是什么?
看到孩子们的这些文字,如此超越年龄的绝望心情和面对学习的无可奈何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想到什么?
我们的教师有什么样的触动?
我将在本文中探讨这方面的话题,并逐渐解答这两个孩子的一些问题。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