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青花青铜铭文香草山 |
分类: 书人书事 |
雨水的间隙出现的书
董桄福/文
马街上摆摊的书贩最怕雨,其实淘书人又何尝不是。雨水一来,这书就只能躲藏起来,无法面对热闹的人群满怀期待或者充满冷漠的眼睛了。
今天就是,街天,雨。
幸好不是连续的雨,来了,小了,停了……不久又来了。
害我来回跑了两次。
还好,在雨水的间隙,在停止流离的那段时间,有所斩获。
不过,仍然遗憾,阴冷的天气,似乎让眼睛格外沉郁,看不清街道,好像也看不清这个世道。
一溜的明察,结果未必真的查明。
秋毫之“字”在书上比平日模糊。
最激动那本大书店封面用字还算“宏伟”,因此没有错失。
《中国古陶瓷图典》,冯先铭先生主编。16开全彩陶瓷“大全”,厚达470页,1998年1月一版一印。文物出版社出版。定价260元。以80元淘得。
陶瓷是深具中国文化内涵的灵物。其中蕴涵着几多让人惊心动魄而又缠绵非测定故事。中国的英文名称叫“CHINA”,同时也指代瓷器。是了解文化不可绕过的一座神秘之屋。
这本书相当于一个指路牌吧。
古陶朴拙而意境高古。青花精致让心颤动,祭红后面的故事却又让梦多了一个场景……中国陶瓷,似乎不是由陶土和技艺完成的,每一个精品导读生读与天地有内在的契合。
怎能不补课?!
前久看过《陶瓷物语》就知道陶瓷是会说话的历史篇页,是内藏无限风光的神器。最近又看了赵雅芝演绎的《青花》和李若彤演绎的《青花》,更信中国瓷器内中有宇宙灵气。
《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铭文》,由中华世纪坛组委会编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中华世纪坛曾经蜻蜓点水的看过,未能仔细看那些青铜铭文。青铜甬道全长262米,用18万字概括了中华民族从孕育到启蒙、成长、发展的历史过程。用这样一册书卷,更方便详细查阅求证。也算不错。
青铜是比陶瓷还古老的文化载体。青铜时间一长就会长出层层绿苔,那似乎是时间的胡须啊!里面可以珍存历史的智慧。
青铜是骨架,这些铭文却是历史的血肉,二者共在,可以让历史的森林更繁茂而恒久。
零零总总,还有一些杂书,诸如——
《云南民族文化精萃》——风格文化宝库之一,精装,全面介绍云南“风格”的珍藏手册,定价高达660元,25元就盘下了,也值一观。
《今生相随》:杨惠珊、张毅与琉璃工房的故事。展现琉璃文化在现代的气质。
《香草山》,“北大怪才”余杰的言情小说。归属于什么文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意把它作为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的灵魂?
书,总有办法穿越雨幕,像雨后的彩虹一样在爱书人眼前闪耀。
只要闪耀了,一定会将那光芒照到寻找正在光芒的地方,并将找书人的面孔点亮。
雨后,被这些书籍带领着回家,心中的“香草山”上,一定埋藏着绝代的清花瓷器,感觉格外的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