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书记趣
董桄福/文
1.
“你看看定价,多么的高啊!420元,不得了!你给的价低,低低,低低低!”
我还以为是闹钟响了呢!其实是旧书摊上的主人在说话。
“这个价,打死我也不能卖,不能。”他接着说。
但是你要价是高了,210元,五折。据我所知,除了民国旧版书,这条街上还没有这么贵的书呢!我说。你那本《滇国青铜器》要价就高,100元还不卖。拜托,我现在就用100元买到了比你这本成色还好的啦。而你的,还得陪着你不断在各个集市流浪,不心疼么?起码要吸取点教训吧!现在,你就是100元愿意卖给我,我是没进你的村,也住上好旅店了。
“那倒也是,但是,这个,不行,你给160元,打死也不能卖,我亏了!”
我当然不敢将他打死,打死人可是违法的,我读了那么多书,这点知道。
但是又的确喜欢这套书。只好采用不打死的办法啦。
最终180元成交。
《二十世纪中国文史考据文录》,上下册。傅杰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大16开,厚达2129页。是一本资料非常丰富的“检索大全”。还算不留遗憾。

2.
《法国大教堂》,罗丹著。啸声译。辉煌的教堂封面,烫金书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精装。
还隔着一段距离就看到这本书,一阵激动。罗丹作为一代大艺术家,有诸多艺术品传世,但是传世文字可是不多。应该买。
但是同时也看到书籍的左下角,被老鼠吭过,或者小狗咬过的痕迹。里面的硬纸板都露出来了。品相显然遭到破坏。
买,还是不买?
差点就懒得伸手去翻,担心里面还夹着虫子,最好不要藏着老鼠。
但是,罗丹!
这可是罗丹著。
还是伸手了。
“哦,这本,损坏了一点,8元,最低价。”老板看到我拿起来翻,不紧不慢的说。
也就这点问题。
还好,我不是冲着藏书而买,是为了阅读。
我翻完了,文字全部还在,而今精妙异常。
罗丹,嘿,罗丹居然可以写这么棒的文字。
那就接受老板的最低价啦!
结果如何呢,回家开始翻阅,简直就是翻越:
罗丹写法国教堂,出乎意料,不,我是说在预料之中的好。你很难看到一个艺术家的文字可以像早晨草地上的阳光一样的调皮灵动。我是说,处处散发着大自然的生机活力,神圣的,当然是神圣的,大教堂本身就是神的居所。罗丹的语言,像他的艺术品一样,是用文字制作的雕塑,阅读的时候可以感觉到那些文字开始在眼中,然后是心中凸起,像大教堂已经移栽到心中的样子!
3.
再走一段,换一家书摊。
“嘿,今天有好多不错的,你看看吧!”老板说。顺便丢了一本到我面前:《灵性:分析与体验》。
“对你,统统的五块”。他接着说。
好家伙,买书多了,都知道我的软肋了。顺手丢来的就是“灵性”。不得了。
我们虽然互相都叫不出名字,但是几乎都知道他会卖什么,而我会买什么了。
也不太好讲价啦。只是顺从的蹲下来,在他的书上开启“扫描仪”,一一的看过。
然后锁定:
叶舒宪著的《中国神话哲学》《高唐神女与维纳斯》《英雄与太阳》。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这是新世纪学人文萃丛书。可惜只有三种。差三种,慢慢的等待机缘啦。
接着锁定:
《中国哲学十九讲》,牟宗三撰。上海古籍版。
《神学政治论》,荷兰斯宾诺莎著。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之一。1997年版。
《物质?意识?场》,任恢忠著。有个副标题:非生命世界、生命世界、人类世界存在的哲学思考。学林出版。
嘿,对我,统统都五元,我无怨。不错不错!
4.
最近研究云南古滇国。
事情真是蹊跷,想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最近逛书店,书摊,书市,以及网上书场,就老是盯着“古滇”字样看。盯着“青铜”字样看。
于是,皇天不负,相关的资料就不断在眼前出现。
《滇国青铜器》,上面说过了,那家伙100元不卖,在另一个地方就买到了。这可是滇国青铜器大全。高档精装,好看得很。
《滇国探秘》——石寨山文化的新发现。蒋志龙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滇国史》,黄懿陆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滇国与滇文化》,张增祺著。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
《探秘抚仙湖》,张增祺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云南省博物馆建馆五十周年论文集》,李昆声主编。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云南青铜文化论集》,云南省博物馆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第一版。
《古滇文化思辨录》,余嘉华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
资料多了,只可惜苦了眼睛,都有点发炎了。
少了时间,很多时候培训课程就推了,孩子也只能独自长大。陪他认识苹果的机会就减少。
我终于有时间的时候,他忙于做梦了。
还好,等他长大一些的时候,带他走走古滇国吧,算是弥补这几天的亏欠。

5.
意外的,还跑出一本日本出版的《版画艺术》。很棒的书,优雅的版画。一本创刊于日本昭和48年的连续刊物,我淘到的是第十卷。厚达282页,有数百幅版画作品。
看那些画至少可以让日子觉得优雅。
6.
说到画,其实还淘到一个满足视觉宝贝。
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红土重彩画艺术珍藏卷》。包括61帧云南重彩画的复制品。以8开特制纸张印刷,礼品盒精装。当时是作为昆明九九世博会的高档礼品发行的。
云南重彩画是二十世纪80年代初,由丁绍光、将铁峰等一批云南中年画家研创而成的。以中国画的线条造型,应用西方现代绘画的斑斓色彩,使画面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画的内容多为反映云南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东西方的绘画语言、古今技法熔为一炉让画面具有教强的透视感,画面丰富艳丽透视感较强,给人一种梦幻神气,似懂非懂的感觉,具有较强的美感和装饰性。
富有浓郁的边地文化色彩。如梦似幻。
日常观赏,可以增加诗性修养。
云南红葡萄酒想必很多人熟悉。其视觉形象就是重彩画渲染出来的。
边地的美,是浓郁的色彩点染出来的天堂情调。

7.
书摊上最有趣的人是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人家,每个街天都自己带一个绿色的小塑料凳子,顺着书摊一路的“坐翻”下去。从小人书到老杂志,到那些乱七八糟扔着供顾客挑选的老信封,旧邮票,几乎都是他感兴趣的。但是,很少见到他买。
卖书的也习惯了。
反正,有人围着翻书,说明有生气——可不是真的生气发火哦。我说的是生机勃勃,人气旺,这人气就会带来生意。大家倒是还很欢迎他。
8.
关于书事,永远说不完,现在想读书去了,先打住吧!
2007年11月12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