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书感情回家 |
分类: 书人书事 |
书啊,书!
董桄福/文
19.
2000年,我换了城市。从大理到昆明。
这期间肯定有很多东西失落了。
这不,最近搜集那年的《书屋》——以前订阅这本杂志,因为换地点就一时没有订阅啦。等到刊物合订本寄到的时候,突然发现,第九期还有我的一篇不算短的文章《当下的生命》。
一惊,一喜,一个意外。
我想,杂志社刊发作品以后肯定是寄送过样刊和稿费的,但是由于我换了地址,未能接到。
没有想到啊!今天,偶然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搜寻这本刊物,偶然的买来了,却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有点奇迹的意思。
一本书,该到来总会到来,毕竟是我的文章啊,敝帚自珍,总还是“回家”来看创造者了,来看望父亲,不知道那篇文章是否有“回家”的感觉。
应该有的。我仔细的阅读一遍,正准备要编一本读书方面的小册子,汇总这些年来的读书文章呢?差点将这篇遗忘,现在好了,孩子回家,正好可以归入“家谱”,可以在新的册子中将这个几乎被遗忘的孩子的样子展示出来。
我知道,文字,书籍各有神秘的经历和旅程,很多内在的秘密我们至今未必能解。但是,最近我一直在写与书籍有关的文字,深切怀念与书的种种心灵交谊,感叹种种书事,我想,也许有些感应在我的阅读和写作中被唤醒了。
不然,这篇失落整整七年的文章怎么突然因为买书回来了呢?
感谢《书屋》,当时发表这篇文章,收养了这个“孩子”。
这两天读张新颖的《读书这么好的事》,最后一篇说“你对书好,书就会对你好”。联系起这件事情,这篇回来看望我的文章就特别有这种感觉。
是的,我确信:我对书好,书一定对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