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啊,书!(二)

(2007-09-13 01:16:34)
标签:

人文/历史

书啊书

读书三昧

雪国

魅力

分类: 书人书事

书啊,书!(二)

 

书啊,书!

 

董桄福/

 

4.
  是的,书籍从诞生伊始就是与灵性合谋的存在。
  书籍在成长的过程中甚至成为了灵性的代名词。
  任何的事物,单纯的存在只是存在,只是瞬间的,稍纵即逝的存在,在与书籍和文字相交以前都是短暂的,是一种实在的虚拟。一件事情发生,如果不被文字关注,并最终纳入书籍的视野,那么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刻就是终结的时刻。但是文字一旦介入,书籍敞开胸怀开始记忆,那么,这件事与永恒的约会就开始了。
  似乎并不存在不被记录和书写的历史。
  那些被排斥在书籍之外的事件似乎也并没有发生过。
  这就是书籍的灵性点染,让那些没有生命的事件增加生命的灵性,可以长存。

 

5.
  我一直相信,如此众多的书籍世界,有一本书要与某个读者相遇,这是一种内在的玄妙。
  像奇迹一样。
  在书籍彰显的规则中,注意力等于事实的原理一样的通用。
  没有任何一本书会无缘无故的出现在一个读者的面前。
  我曾经在寻找与书有关的书籍时知道一本鹤见佑辅先生的《读书三昧》,然后寻找,但是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我想,可能是机缘不到,或者还有某种作为一个读者不太明了的原因,这本书现在还与我有“隔”。
  我虽然有些遗憾,但并不失望。一本书该出现的时候它就会出现。
  今天它出现了。
  2007年9月12日。星期三,下午六点。它出现了。
  我正在写文章,网络连着,各种即使通讯工具开着。
  突然一声响,提醒我淘宝有消息,是一个广告。
  是一个书籍广告。
  我打开一看,其中就有这本鹤见佑辅的《读书三昧》。惟一的一本。
  《读书三昧》鹤见佑辅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1月台6版、32开、201页,30元。
  我查找了一下淘宝的其他网站,没有,这是整个淘宝上惟一的一本。
  我当即订下。
  我不能错过这个奇迹彰显的机会。我不能让这本来找我的书擦肩而过。
  类似的事情其实很多,在淘书的道途,每一本书的到来都与种种的现象,心情,甚至是太阳运行的方式相关。
  这是书籍出现的方式。
  甚至,在一个作者的脑子里,一本书要出现也有一个机缘。一个思想的出现不会超越人类现在置身的基本环境和时代。
  每一本书籍都是奇迹降临的一种方式。爱书人了解了这种书籍的运行轨迹,那么好书就将在眼前,在生命中源源不断的到来了。

书啊,书!(二)


6.
  是否可以想象一间没有任何书籍陈设的屋子?
  当然是指那种用来办公或者居住的屋子,一间空荡荡的毛坯房除外,那种屋子只是一个空间,没有肉身,也没有灵魂,没有生的气息。
  一间要与人,也就是与生命相依的屋子要怎样做才能增加那种空间的魅力,不是魅力,也许这样的要求高了,活力就行。有一种生气就算足够。
  仅仅人的身影吗?人的味道,气息,进驻以后一切就会改变吗?
  也许,从表面看是的。只要人进驻以后,屋子会变得亲切。
  但是亲切并不意味着内涵,也不意味着会增加灵性。
  人在里面了,不过如此。
  要让一个房间有真正的活力,生气,魅力,或者,要有灵性,最必须的陈设是书籍,是一些必要的画,照片,代表着这个实体世界的一个永恒化也虚拟化的精神的意象。只有添加这些东西,房间才会有灵魂。
  书籍已经成为一个虚拟的符号了。
  在任何场景中,如果加上书籍的意象,人会踏实得多,场景本身也会丰盛得多。
  就像人们习惯的眼镜,本来也不过是一个帮助眼睛增加亮度的工具,时间久了,在文化的介入中渐渐质变,成为知识分子的符号。我们经常会听到说:带上眼镜就是知识分子啦,这是什么样的一种风马牛的关系啊!
  书籍就这样成为房间里面的灵性符号,成为房间魅力的代名词。
  没有书籍,一个房间,一个家庭,一个办公室……不可能有任何的光亮。
  根本就不用想象,不能有这样的屋子。
  只要这样的屋子还存在,这个空间里面的生存者必定还需要在成长的道路上跋涉。
  不过,我想,要是还有这样的存在,这后面一定有一个更大的主宰者要承担失职的责任。
  要么教化出现了障碍,要么,这个国度的主宰者正在实施可怕的愚民教育。

书啊,书!(二)

7.
  礼拜天淘书收获中有一本《雪国·古都》,正好就重温了一遍《雪国》,川端康成的唯美伴随我走过大学时代。他的细腻对我产生的影响,我想,这辈子是很难消除了。
  “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下来。”这个开头让我像阅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开头一样喜欢。
  简洁的文字构筑的空灵意境一下子勾勒出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
  本来以为,“雪国”里应该有魅力无穷的故事等待着,谁曾想却是凄美的,让人逐渐“失言”的场面演绎着直到结尾。
  礼拜天就想,看小说以后,能否直观的看看影片,于是也在网上搜寻,遗憾的是,《雪国》似乎断市了,一直以来也曾经在昆明的各个音像店寻找过,遍寻不着。现在在网上也是一片空落。
  莫非“雪国”融化了?
  还好,最终还是问到一个卖家,可以单独为我刻录一张,于是也就接受了。
  正好今天快件寄到,看了影片“雪国”:
  “亮光深深地射进来,铺席冰冷地显出蓝色。
  火车站上的灯光,因为寒冷的缘故,闪铄不停。”
  那白茫茫的场景在眼前蔓延开来。
  直到将整个夜晚覆盖……
  书啊,一本书的故事,到底用什么样的魅力,让我几十年的生活像火苗一样跳动起来,与那片“雪国”交融成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是世界!
书啊,书!(二)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