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书脉脉动脉象 |
分类: 书人书事 |
文泉清先生:
《书脉》四期刊物都收到。感谢你在百忙中还请古农主编题签。精致的“书脉”加上主编堪称潇洒的字迹点染,再联想到你包装邮寄的种种付出,就更觉得亲切,薄薄的几册“书”里却体察到浓郁的生命韵律和情感的节奏。
非常喜欢《书脉》二字,大约也是“天涯书局”里面“书脉”这两个字以及样书雅致的图片先吸引我才决定订阅贵刊的。也才有机会在“书”的“脉”动里畅游。当时我还浏览了一下先生的博客,充满浓郁的书香。你在网上的那些文字——“爱纸敬书斋主人自题绝句”——深得我心。知道先生是一个爱书人:“
关于书,我最喜欢西班牙作家卡洛斯·鲁依斯·萨丰的小说《风之影》中的一句话:“你看到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不但是作者的灵魂,也是曾经读过这本书,与他一起生活,一起做梦的人留下来的灵魂。一本书,每经过一次换手接受新的目光凝视它的每一页,它的灵魂就成长一次,茁壮一次。”
将《书脉》捧在手中阅读,仔细的凝视她的开本,封面、颜色,字体,以及内部的栏目设置,文章安排,我觉得自己也在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感受这本刊物的脉动。与刊物的灵魂一起茁壮成长。
书本来就是有生命有灵魂的,没有一个人可以与书籍较量生命的长度。书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任何障碍,润物无声的进驻到爱书人的心田。一切思想、意念就因此开始生发了,于是整个生命都觉得青葱,馥郁,散发着持久的芬芳。一本书内在的脉动、节奏,包含着这本书的创意者,思想者,编辑者,书写者,同时也包括读者,收藏者,传承者……但是,这一切似乎是无声无息进行的,就像“脉”,脉动,脉象,诊脉……全是静悄悄的过程。生命的核心所在却是如此的宁静。这正是“脉”的重要。要是一个人的“脉动”突然停止,那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但是,脉象的特点是:绝不会波澜壮阔,一定是稳健的,安宁的……书脉也一样,文字,图画,开本都是“脉象”,里面的韵味,思想则是“脉动”,可以让有心人感受到那分静谧的温热。
一本内部刊物,一本并非主流的刊物,要办下去,办好,殊为不易。当今中国,“出版很热闹,阅读很浮躁,购买看似多,架上当面罩”。真正能静心聆听书籍倾诉的,“大陆之大有几人欤”?
所以,读到《书脉》更觉得几位主办者内心的那份坚守,恬淡,波澜不惊,却蕴含着内在的力量。
在此,谨致谢忱,用几行文字表达一下立场,并对《书脉》编辑同仁传达我内心向对书籍一样对各位的敬重。
我也写过一些书籍。深知一本书有好读者多么的重要,一个好读者就是书籍在世上浪迹时突然出现的红颜知己,或者干脆就是知心爱人。在书籍流浪寻找的历程中会有种种际遇,但是,这样的机会不会很多。
如果遇到了,双方都应该珍惜才是。
难道不是吗?
相信《书脉》也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些“知己”才能办好,并得到更多人的喜爱,认同。
让这个脉动真正的将书籍生命的感觉传达给每个爱书者。
传达给注定会变成历史的明天。
传达给未来。
此刻是我,手上的《书脉》正在跳动着,将一页一页的纸张演绎成动人的故事,演绎成灵动的掌故,最终演绎成生机盎然的山河。
我想,在茫茫大千世界,万象纷扰,能够让爱书人心仪的“纸能如此”。纸者,书也!
谨祝《书脉》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深入的彰显“书魂”,在成就众多爱书者的灵命成长的同时也完善自己,成为书界的璀璨风景。
此致
2007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