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灵世界的关系旅程(三)

(2007-06-17 02:01:53)
标签:

灵性成长课程

分类: 心灵心绪
 灵性修道院系列课程

  

关爱您  系念我

 

董桄福/著

 

 

缘起:心灵世界的关系旅程

 

之三:每日颂词的语义阐述

 

    我已经说过,我的《沙之书》每日颂词核心是关系的阐述。那么,那些文字怎样在阐述关系呢?我可以从文句的角度首先进行一个素描,然后在展开成为一个完整的关于关系的文本。

    颂词全文如下,共七个句子,前面已经有引述,但是,这段文字需要不断被重复,直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心中的每一点灵性都接受并成为和谐的一部分为止。为此,值得一而再的诵读:

 

奉宇宙之名

引万物之能

仰生命之爱

携自然之美

每一天

在每一个方面

我都越来越好!

 

    首先看第一句:

    “奉宇宙之光”。

    这样的起笔与刚才介绍到的关系类型有不同。很多时候,人是从自我认识世界的,但是这里相反,从大宇宙开始,从首先给整个生命场景一个基调,并且让光芒首先照临。

    要知道,生命赖以存在和延续成长的最大能量就是光。即便是上帝造物也从开始:

    “要有光,于是并有了光”。

    这是上帝创造世界的第一天,这给后来的一切做好了准备。认识自我从内在开始探索,但是关系介绍却得先看大的场景,这就是一种思维方式。

    任何生命体的创生和灵性的成长过程无不在宇宙这样一个大的家园中完成,也无不在光芒的照射下逐渐的上升,直到让生命体验到天堂的极乐,家园中的喜乐……无论是哪一种正面的情感,全部是在这个宇宙舞台上的精彩演出。

    故此,我认为,一个不懂得与宇宙和谐相处,并让宇宙最大的光明之神照临的生命注定不会丰盛。

    试想一下,假如宇宙消失了,我们会怎样?

    这个问题已经非常极端而且玄妙,那么将设想放到更低一点的层次,不说宇宙,只说我们周围息息相关的话题。

    比如太阳。

    太阳是一个充满能量的星体,也是物质的,但是对生命的意义却已经成为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价值。温暖是一种感觉,光明是一种体验,生命所有的追求就是在让存在的价值得以提升。

    要是设想,太阳突然爆炸了,焚烧殆尽了,灭亡了,消耗了……总之,太阳突然不再升起,他的光满从此不再照临人类赖以为生的地球,那会怎样?

    闭上眼睛想一想会怎样?

    大地也像现在的你一样闭上眼睛。

生命闭上眼睛,灵魂闭上眼睛,万物都闭上眼睛……我们再也看不见任何存在了,我们瞎了!

    一个丰盛的生命,一种充沛的灵性修为怎么少得了宇宙之光的照耀呢?

    答案是:不!

    所以,从宇宙之光开始,奉这样的最高能量开始,生命才有可能存在,上升,直达幸福。

 

    第二句话:

    “引万物之能”。

    这是逐渐将目光回收的一种观照。这里的万物是在宇宙之光养育和滋润下的万物,是存在的一切,眼前见到的,见不到的……一切。

    我个人相信万物真正的源头是能量,能量是造物的本质,是灵魂,是永远不灭不衰的存在。

    就像我在《沙之书》能量篇里面讲到的:

“凡物存在,

必有能量;

凡无能量,

必不存在。”

 

    我相信人生任何成就的取得与万物之能量的悦纳有关。人生并非靠个人的所谓奋斗可以成就,也并非大众所谓的努力可以成就。事实是,那些最辛苦,最努力的人往往在还没有任何头绪的时候就累死了,留下的是一代代相传的谎言,哀叹,无奈和悲伤。

    任何的努力都在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和自我的深刻认知之后,在世间万物能量的悦纳之后。

    能量在主宰着生命的河流怎样或者是否最终回归到大海里。

    这是对万物本质的一种新的认知。

    我们现在的知识中这方面剩下的不多了。

    我们现在几乎全民陷入自我奋斗的泥沼。将自己与万物的纽带割断了,就像一个孩子,还在母亲的肚子里孕育,但是将脐带割断了。

    注定这会是一个死胎。

    人类现在还处于一个成长阶段,但是很多人已经不再相信万物了。不再与万物有联系。而是相反,开始充当宇宙的主宰,世界的创造者。

    激发起万物的负能来伤害自己。

    在关系建设中这种情况到处存在。

    现在,那些打着科学旗号的人在到处伤害科学,现在我们面对的最大迷信是迷信科学。而将真正的本源放弃了。

    在幸福建设,学业建设,婚姻和爱情建设,事业建设方面人们几乎都不相信能量的存在。这种缺失正在让努力变得很虚弱,就像一具美好的肉体,缺少了灵魂,无论多么美好,仍然只是尸体。

    面对不断追求成长的灵性,必须要将万物只能纳入成长的因素。

    这才是正途,正道。

    唯有不断吸引万物只能的生命才是生生不息的生命。

    唯有不断得到万物能量滋养的心灵才是不会腐朽的心灵。这样的灵性可以无限的超越和成长,超越个体的渺小和无助。

    这句颂词是人与万物关系的注脚。

 

    第三句颂词直接面对生命:

    “仰生命之爱”。

    这是第二种关系,人与外界生命的关系,也包含了人与外人,别人,甚至是人以外的生命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塑造人的品性,并且让人强化存在的价值感。

    “生命”一次充满活力,无限的联想,加上“爱”,那就会带来更多的联想: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圣经新约·哥林多前书》第13章) 。

    这是一连串的动词,一连串的修炼指标。让每个生命可以有巨大的内涵和成长空间。重要的是,前面用了一个“仰”字,其中有深刻含义。仰是仰望,景仰,敬仰,信仰,高山仰止……这是一种上善的境界。最直接的解释可以用一个词:

    “敬畏”。

    这是现代人缺失的重要财富之一。

    因为缺少“敬”,开始觉得老子天下第一了,因为觉得第一,也就无所谓反省,无所谓成长了。以至于我们听到太多不可思议的戕害尊严和生命的故事。

    似乎人是没有权利的,没有尊严的,一些执掌要职的人可以随意的处置别人的生命,可以任意践踏别人的尊严。

    例证太多,不举也罢!

    又因为缺少“畏”,人可以彻底的抛弃人性,无所畏惧,胡作非为……

    上升一个高度,从灵性的需求来看,实际上就是信仰。

    让生命有依托,让灵性有空间,让原罪有救赎之处,让光芒有照耀之地。懂得一种大爱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句颂词:

    “携自然之美”。

    这是从内到外的一种发现,心中建设好了爱的感觉以后,再来注目眼前的自然,逐渐的,一种温暖的感觉会升起,会觉得一切都非常和谐,非常慈祥,可以看到真正的大美。但是,这种美是靠眼光发现,靠心灵感受的。是融入以后产生的美好体验。似乎可以像携带一个物体一样的将美挽留。“美啊!请你停一下!”真正成长的心灵是不需要这样呐喊的,因为我们与美“相携”而行,相依而在。这是颂词逐渐归入自身的一个过度性语句。

    因为接下来就完全是深入自我的塑造了:

“每一天

在每一个方面

我都越来越好!”

 

    从时间的划定到内涵的框视,逐渐深入内心,最终的也是最高的愿景就是“越来越好!”

    “每一天”是时间的界定,肯定含纳了存在的所有时间,只要还活着,只要还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还在领受上苍的恩赐。就属于这个时间。

    “在每一个方面”,人生有几多方面可以让我们觉得好,觉得丰盈,觉得幸福:身体健康,事业成就,财务自由,交际广泛,旅游天下……一句话,是每一个方面,就是“身心灵”的每一个方面都能够游刃有余,逍遥自在。这是一种大心胸,大气魄。

    这是在调整每个个体与自我的关系。毕竟,是否真的感觉好,是一种内心的体验。

    没有将内心的敏感度训练出来是很难有“好”感觉的。

 

    至此,可以看到整个颂词提纲挈领的将三种核心关系进行了描述。加上已经充分认识到内在心灵的运作规律,用第一人称“我”来做传输的模式。这样,深入认读存在关系的帷幕就算拉开了。

    每个生命,每个人,每颗不断追求成长的灵魂注定要在这条路上迈开自己的脚步。

    我们终究有一天会洞察:

存在就是关系

和谐就是关系

相爱就是关系

成功就是关系

幸福就是关系

喜乐就是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