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殿堂,有多少悲剧持续发生
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城的一次教研会上,一位教师突然引爆早已准备好的炸药,一时间,整个会场血肉模糊,演出了一场千古悲剧。40多教师死的死,伤的伤,成为震惊真个县城的话题。
据说,原因是一个教师十几年以来,职称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每次都被教育主管部门以种种理由、借口刷下。最后采取了鱼死网破的极端方式,希望这一举动为中国教育的职称评定敲响警种。
几年以后,云南大学,一个叫马加爵的学生杀死四位同寝室的同学,逃亡天涯海角,最终被擒。事情结束很久了,但是拉开了从教师到学生的另一场悲剧的面纱。记者们追根溯源采访的结果,几乎是因为一个贫穷家庭孩子在沉重的嫉妒心和压力面前的突然爆发所致。
然后是更小的孩子因为班级排名下降,走向自杀的道路。
如此的事件一再发生。
中国教育到底怎么了?
学校不是最神圣的殿堂么?不是最后的圣地么?
怎么变成了血淋淋的战场,浴血的沙场,自杀的道场?
教师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么?怎么这个工程师已经无法维系自己心灵的大厦?
学生不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未来的希望么?怎么还未完全升起已经悄然落下,旭日瞬间变成落日?
到底为什么?怎么了?这个殿堂里面的灵魂到底迁居到了何处?
是否有以下的原因作祟呢?
1. 教育精神的缺失,死亡。“消费式的教育”,“产业化的教育”,“金钱导向的教育”必然会导致整个教育界成为大卖场。“学校大门八字开,有才无财莫进来!”这是学校大门上的隐形对联。
2. 教育内容的愚民,古旧,死板,让学校散失了鲜活的生命力。我们期望中的好学生是识得几个字,考点好分数,绝对听话服从,没有自我,没有思想的人。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严重落后于我们自己的时代。“不要天才要蠢才,不要人才要奴才”。这是教育标准的“不文”期望。
3. 教育形式的整齐划一,抹杀了任何创造的希望,创新的可能。我们的教育习惯统一。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标准……如此统一的结果就是创造性的彻底沉寂和死亡。中国之大,景象万千,人文更是大异,用一种所谓步调一致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怎样培养出多种人才呢?“任你万千人文性情,必须统一请君入瓮”。这是我们的教学形式理想。
4. 信仰极度缺失,不知所干为何。因为信仰的散失,太多教育界的人士已经不太知道教育为什么了。教师是应酬,学生是应付。讲未来社会大同,大家都觉得太孩子气,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为现在吗,又看到太多所谓现在更是满目凄凉。不知这个说起来神圣的教育工作的目的意义到底何在?这样的教与学势必失去了动力,失去了精神的支撑,要想成就大业几乎就是痴人说梦啊。“无信仰之人生,有行动之腐肉”而已。
在这样的四大原因主控下,发生各种各样的浴血事件,发生各种各样的悲剧何其正常。正所谓“教而不育苍天也无成人之力,育而不化凡人难就奇人之功”。呜呼!
“天公不语对枯棋”。不说也罢!
2006年4月19日星期三 昆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