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声--一部小说和它的评论文本》连载之一

(2006-02-12 01:23:55)
分类: 血热雪冷

回 声

——一部小说和它的评论文本

 

探索小说连载之一董桄福

 

 

1

 先不要谈故事,对《回声》这部小说的全面理解,一定得先熟悉一些基本事实。我们可以把这类“事实”叫做回声,指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闻感受到的许许多多经验和某些神秘现象。我们不必要拘泥于某个具体的故事,甚至可以先抛开任何故事,而仅凭经验回忆一些曾经经历或者听说过的“回声”。并且,绝对不要局限于某个具体的时间、地点,比如某日自己对深山老林所吼的愤世疾俗的那一声,引来了连绵不绝的空谷幽响;也不要只想到你跟某人交谈时对方礼貌周到地回答你,就像你的“回声”一样这些细节。这些当然是回声,但不限于此。在不忽视那些最常见最一般最普通的街头巷尾传扬的“回声”外,甚至也可以想到一些非常神秘的事件上去。你瞧,生和死犹如对应的两极,这也是回声。举个例,我们在自己的吃饭餐具上弹一下,便有声音出来,这时我们有一种感觉,从某处有一种声音浸入到了餐具的内部,漫漫消失了。这很不容易理解。再举个例,我们打电话给我们的朋友,恋人,父母,师长。无论是谁,我们总该问声好吧?!“你好”,我们说,同样地,话筒的那一面也注定会来一声“你好”,如同我们刚出口的一模一样。这是回声。这很容易明白。

 

了解了这样一些 “回声”现象之后,就为理解《回声》这篇小说作了一点小小的准备工作,这无疑重要得很,有助于我们扎扎实实地深入故事。而不是像以前经常做的那样:一开始就紧紧扣题,进入故事。那种阅读方式表面看起来似乎不错,可读完整个小说之后才发现自己其实一无所获。特别是那些故事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与我们的思想、感情、性格脱离得太远。我们于是就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现在,我们阅读的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小说,在这类故事情节单薄然而不乏深度的作品里,如果一味沿用老办法解读,势必造成很多偏颇,甚至完全搞不懂作品的含义。要不就凭空搬弄些是非,弄得作者声明辩护。这些事是很麻烦的,最好不要陷进去。比如辩护的事,这又是一种常见的“回声”现象。从中我们虽然可以得到一些暗示,但是,陷到里面总是很难脱身的。

 

说了这么多,就如同给这部作品传导“回声”一样,有些罗嗦,有些不着边际。好在说过之后,就为我们打好了理解《回声》这篇小说的基础,就如人们常说的那样,洗好了碗筷好吃饭,备好鞍辔易出门。现在,就可以进入作品本身,进入动人心魄的故事了。

 

 

第二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