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写”故我在(下)

(2006-01-20 15:17:19)
分类: 影片影评

 

《我写故我在》上篇

我“写”故我在(下)

董桄福

(接上篇)

杨志坚为人直爽,很有豪气,他的小说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我也曾经吸收过很多养分,遗憾后来他做生意,我们几乎就走散了,在昆明听说他开过一个餐馆,特意去见了一次,也只是匆匆的一面,没有机会详细叙谈,只是记得他还是保留了那种文人的气质,但是更多的是商场上杀伐的大气,现在不知到他正在哪里应酬,喝酒,或者谈判,断然不会知道一个曾经的小朋友正在想到他,提到往日的故事。志坚,我在这里向你问好了!

后来是大学里面主持奔流文学社,主编《橄榄》杂志,《狂飙》诗社;再后来是工作以后创办《家园报》,成为我所在的那个县,那个地方的第一张也是唯一的一张报纸,后来发展成一个县的县报,再后来是组织了一群爱好文学的学生开始专门研习诗歌,成立了第一部落诗社。关于这一段,前不久一个北京的诗人记者邹波来云南采访,寻找现在北京的出版人施袁喜的踪迹,专门写到了这段历史,其中有一段说:

南涧的诗社“I部落”——目前只在网络里存在——这也正是帮助施袁喜发现了诗歌的诗人群落,当年在这个偏僻的小镇,在中学老师董桄福的带领下,这些年轻孩子煞有介事地彼此修改着诗歌,彼此阅读,互相鼓励,用祭祀一样神圣的态度,爬上高高的太极顶,在风里做命题诗,诗歌这种在语法上不自然却最为接近内心的语言,一下子成为他们观察世界最正当的方法。”

就是那段日子,我的写作在精进,从数量到质量,开始用评论家的眼光审视自己,也审视被我带领着的一帮孩子,如今很多人都非常出色。文中写到的施袁喜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我还记得,我独立为他们编辑出版了最早的诗歌集子,我编辑,我修改,我打字,我排版,我出资印刷,我负责寄赠发行,包括台湾《世界论坛报》、《联合报》、《葡萄园诗刊》、《秋水》诗刊在内的各种媒体还分别发布了消息和部分评论。那几本册子我现在还很好的珍存着,分别是董小兆的《情诗37.5°》,施袁喜的《黑鹰家族》,吴云丽的《采火女子》以及我本人的《千年一菊》……现在看来,那是一个真正的磨练时代:情感的,心智的,技术的和语言的……磨练,我都一一经历了。直到再后来,我辞职离开学校,到大理开始创办广告公司,主编报纸和部分刊物,更多的文字功效的研习,差不多写尽了所有的文体,于是文字在我的笔下逐渐的听话起来,可以顺从我的意志和心愿随意的驾驭。

这个过程真是一个充满挑战,痛苦,熬夜和种种茫然和误解的过程,因为写作,我的付出是别人的好多倍,因为写作,我现在的收获也是别人的好多倍,因为在文字的世界,我已经经历过很多次的人生。

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很多的名字与我的生命相连,大学时代的何松,子空,危城,小辉,潘灵,李军,杨子……教师时代的袁喜,云粒,张灵,文斌,颜上……现在时代更多的读者、编者、评者以及大量的交谊圈,几乎遍及全国的伙伴……这些人构成了我写作的题材和进步的动力,使我在文字的路途探索不敢停止。

刚才,打开我的网上博客,看到一个叫浅酌低歌的朋友留言给我:

“浅酌来看您了!您是我所见到的少有的、更新如此之快的、质量如此之高的博客之一。佩服得很!”

这句平常的话却一下子激起了我对写作历程的回忆,我回复说:

“谢谢鼓励!知道有很多像您一样的朋友的关怀,关注,关心……不敢怠慢啊!即便只是网上博客,可以随意,但是对生命不敢随意,因为我是属于那种我写故我在的人,希望每个文字都能很到位的生活在自己的天空,遗憾,距离还远,得不断走路!”

写作对我来说,从开始的那刻起,似乎就成了不可改变的宿命,似乎只有通过文字我才能真正的体味活着的感觉。

今年,因为要出版我的十卷本《董桄福文集》,开始整理过去的文稿,好像在梳理一次生命的脉络,每每有太多的感慨从旧稿中迸发出来,又有很多新的书籍要写,也开始将心灵的视镜投射得更远。这样的次数多了,就越发喜爱文字这种特殊的心灵印记,相信一定可以用文字作为材料建成我生命中的高楼大厦。

因此不断的写着,练习着,修炼着!

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我好像是为写作而生的,思考也很自然,但是就喜欢将思考过程中的点滴行之于文,落在纸上,记录在电脑上,似乎,只有记录下来的人生才是实在的人生。

我似乎在用心态和行动阐释笛卡尔的那句话,除了思想,还在写作、记录。我似乎一直在说另一句相类似的话:“我写故我在!”

这真是一个伟大的事件:心灵和文字合谋,要去创造一段被反刍过的历史;行动与思考合谋,要珍存一个即将流逝的时代;句子与篇章合谋,要震撼人类脆弱的神经……我所用的材料就是我的母语!

开始回顾的时候,似乎可以找到一个开始,但是,真正的写作没有疆界,我只是相信,生命继续,时光继续,经历继续,体验继续,写作的事情就会继续。因为,“我写故我在”不是简单的格言,是一种命定的存在方式,我知道自己只能一直追随着,行动着,朝向那温暖却永远不会有尽头的福祉!

 

                                                  2006年1月20日星期五  昆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