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看电影的几个问题
从一些“《无极》”的“无稽”批评说开去……
董桄福
前几日,各种媒介声势浩大的热炒《无极》和《千里走单骑》,国内两大导演也在各地频频亮相,张为艺谋,陈奏凯歌,大秀天下,为的当然是票房,是认可,是奖项,有赞美当然就更好,也为了自己辛苦生下的孩子更大范围内广为人知。可以说,两大高手的确做得不错。钱场拉开,人气自然红火。
那下子,全国人民好像都在期盼电影上映。
眼下,《无极》终于开映了,而且票房很好。就我在的小城市昆明来看,所有院线基本撤下了别的所有电影,全天放《无极》,我当然也想在第一时间看看,就随意去转悠了一下,发现里面一律没有票,票都在“黄牛党”手里,价格高了不少。想想算了,早看晚看也是看,倒不完全因为觉得贵,主要是心里对“黄牛堂”有很深的反感,就没有看而回家了。我同时也记起一个在媒体的朋友给个我一个资讯,说近期会猛批《无极》,我也就想先看看各种评价,于是就上网,查自料,看博客。尤其最近两天,博客上的影评文章是明显的多起来了。但是有一个感觉,几乎所有的言论都在批评,都表示失望,甚至就是恶骂。反正觉得不好,“所谓无极,就是无聊之极”,是典型的一个范例。还有博客说:“进了电影院,然后无极就开始了,然后就结束了!”也算一个例子。很多关于《无极》的议论实在很“无稽”,也许说者为的是得到一点认同吧!
陈大导演真的糟糕到这个地步傻到这个地步了吗?花三年三亿就玩一个“无聊之极”,的确是不可思议的事。
幸好我还没有看电影,在这里发的议论也就会相对客观。既不偏袒导演、电影,也不偏袒观众、批评家。我觉得我们该反思的,该想想的倒不完全是《无极》如何如何,应该多想点题外的事。
私下以为,很多观感,评论,诅咒,谩骂是很可笑的。有的人还没有看就跟着一起骂,有人随意看看也骂,有人“开演,然后结束”式的看,也骂。这种集体对抗情绪有些可笑――也许是这个时代的时尚之一种吧。说实话,导演虽然在强势宣传,也没有强迫谁一定要看啊?宣传是要花钱的,花钱买骂的事情精明如陈导,恐怕也不会做。我想到的是,我们对电影到底有怎样的期望,到底为什么要去看,思来想去,觉得有几个问题可以先问自己。也就是说,可以让自己先玩个游戏,然后开骂也不迟。我所想的几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如下:
1. 我还要不要看电影?简明叙述理由。
2. 我为什么要看电影?简明叙述理由。
3. 我想看什么电影?简明描述构想。
4. 我最不喜欢什么电影?简明叙述理由。
5. 假如我是个导演,会拍摄什么电影?简明描述构想。
6. 假如我是个演员,我愿意演什么电影?简明描述构想。
我自己还没有看,也想自己试着先想想,与大家一起想。
第一个问题,我还要不要看电影,当然要,如果因为失望,甚至愤怒,永远不看了,那也就没有什么说头了,就像美国攻打伊拉克,我们现在都懒得讲啦,反正也无能为力,随他去吧。问题是我们还是要看电影,既然如此,心态大可以更加平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嘛,完美或者残缺,也不用过于苛求了。
第二个问题说:我为什么要看电影:答案可以很多:因为消遣,因为娱乐,因为审美,因为学习,因为受教育,因为想多了解一些信息,因为想在虚拟世界体会另一种人生过程,因为好奇,因为特技,因为导演的名气,因为某个女演员的惊艳,因为陌生,因为熟悉……因为可以丰富生活,因为可以减轻压力……有很多理由,所以电影还是要看的。但是电影只是电影,在进入电影院以前应该就有所明白,这只是电影,能够有某种作用已经不错啦,电影又不是上帝一样的全能,要求那么多干吗?除非进门就是为了挑刺,为了骂,那当然另当别论。如果真是这样,就应该算作批评家职业,议论议论就是为了工作,可以理解。
第三个问题很难回答:我想看什么电影?的确不清楚,这是一个理想主义的问题,要是知道就好了,要是再有点能力就自己拍了来看,想看什么拍什么!问题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多少总是被动的,我们只能看已经被拍摄出来并且放映的电影。而导演又不太容易知道我们到底想看什么,错位一定是难免的。就说《无极》,因为很多人现在都喜欢大场面,大制作,大投资,所以陈导这样做了,三年,三亿,大牌明星阵容,大场面,大特技……基本上在迎合观众的要求,我还没有看,这点知识来自于海报和片花,我想,导演已经够低调了,注意:是迎合啊!还不低调吗?!观众喜欢古装,这几年古装戏的确大行其道,导演也弄古装;观众喜欢明星,导演于是不惜巨资,组织强大的明星团队……似乎一切都是按照观众的要求在调制,但是,还是不行,还是持续的招骂。是否不是因为选题,不是因为导演,甚至也不是电影本身,是我们的思考问题的习惯让我们不断的不满,我们真该想想:我们到底要看什么电影?
第四个问题有点为难,大家会说,我们本来就不是导演,怎样拍片?是啊!不是导演当然很难拍片,但是导演比我们难噢,更难以确定到底该拍什么片?
这其实很像我们的日常工作,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是观众,在别的时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可以考虑到所有的因素吗?可以让所有的人满意吗?我如果是作家,我的作品每篇都可以传世吗?可以教化人吗?完美吗?我如果是歌唱家、舞蹈家……我像苛求导演一样苛求自己吗?我得到完美评价了吗?
如果不,说明人都一样。在任何的评价开始以前千万相信:天下还没有完美无瑕的事情。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今后估计也不会有。
我碰巧就是个作家,但是写作不容易啊。精心写出来的,读者未必看得懂。随便写写,自己还有些不愿意。一个字:难!
就因为这个原因,我个人看电影有些宽容,我只要喜欢里面的某些东西,觉得表现还不错就满足了。比如,如果我看《无极》,我可能最欣赏特技,场面,那好,这种电影本来就是想弄点场面出来,还看得成,就行了……至于不喜欢的,比如无厘头系列,我是一部也不看的,也懒得去议论,我知道总有人喜欢,那就行了!
至于第五个问题嘛,事实上我们还真是演员呢。只是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演自己的角色,但是好好想想也是有必要的。我们总不想一直演一个“骂客”吧,也好好体会我们自己的多彩人生。电影好看,皆大欢喜,是我们的生命中的喜事,万一不大喜欢,要么就不看,要么勉强看。反正阳光底下无新事,能够有人持续的去弄也就是值得感恩的事情了。怕是怕,陈也不奏凯歌,张也不为艺谋,再也无人拍电影给我们看,那才悲哀啊。
所以,要是我们真是演员,就好好演角色;要是不是演员就好好体悟人生。
电影还是电影,即便真的遇上一部满意的,完美的,也还是电影。即便现在看的有诸多不如意,也拍出来了。要是因此伤了身子,坏了情绪,加上电影票,那是三重损失。就不值得了!
所以我想,《无极》也好,《千里走单骑》也吧,既然是中国两大领衔导演的呕心沥血之作,宽容些,不挑剔,不可能就一无是处。
哪怕仅仅为一场视觉盛宴也值得鼓励一下。据说《千里走单骑》还有动人的情感在等着打动我们。
文章写到这里也不想再罗嗦下去,否则我恐怕又要被骂了。
好了,我看电影去啦!!!
想通了就一起去吧!!!
2005年12月20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