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董桄福:新时代成功大使(“精装版”上篇)

(2005-12-19 00:56:01)
分类: 我形我塑

董桄福:新时代成功大使(上)

 

  玮(成功杂志社)

 

错失:时间的游戏

 

隐隐约约听说他的事,粗略了解他的故事,有朋友要我们相见交流一些话题,等来的是一次一次错失,曾经有一次也许错失几小时,最可能相遇的一次在广州,一座美丽的五星级酒店,我下楼以后他才到达,还是错失,时间仅5分钟。

仔细回想,记起那是200410月。

对他还是停留在那个时代的定位——真的古老了:一个作家,写过一本名叫《学会做自己的奶酪!》的畅销书,在我所编的杂志刊载过直销方面的文章,似乎就是这样一个人,万千写者中的一个。错失是必然的,没有惋惜,似乎也谈不上多少期待。就像我们的日常生活。过久了就习惯了,即使是一个注定要相遇的人,错失的次数多了,期待也就淡化直至于淡然了。

时间不断在玩这样的游戏,即使对他也不例外。

 

初遇:平淡写真后面的火山

 

然后不期然的见了面,2005年六月底的一天,雨天,夜晚。在一个国际性公司的研讨培训会上,他作为嘉宾出席,我也被公司领导邀请。首先是饭店,很晚了,他的飞机误点,我开着车却不辩方向,约晚上9点多才坐到同一张桌子上。他看起来很平凡,介绍也很普通,不高,不喝酒,也不抽烟,除了那副眼镜还有点文气,仍然是万千人中的一个。然后握手,告别,各自去做梦,去各自习惯的领地做王,惟一的记忆是他姓董,我也姓董,我们以家门的身份碰了一下杯子,我的是酒杯,他的是茶杯,两个杯子的交流好像没有成为音乐,倒是有些异样。直到第二天,同一辆车,同一个方向,同一个山庄,被安排在同一个房间,说了几句有相同感受的话,他捧出一部新出版的著作《沙之书——生命中的52束智慧之光》签送给我,在草草翻阅以后细细品读,没有细读多少,没有读完,来不及洞幽烛微,突然地一阵惊诧,一次痉挛,一次电闪雷鸣,一次心血来潮,一次震撼。原来,平淡的他早已隐藏好一座火山,要将我引爆,将世界点燃,将生命烛照。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这是一个时代的领舞者的叙述和激励,是一个独特生命在我眼前的真正亮相。

还来不及更仔细的阅读,揣摩,但是,我感受到,一个新的写作时代和成功时代开始了……

 

听他在台上口若悬河

 

  本来要进一步解读《沙之书》的,但是主办方安排了会议,正好是请他演讲,以一个作家,培训师,激励讲师的身份。这应该也是解读的一种方式吧,我自然选择了参与,聆听。在第一排,一个重要位置,一个习惯了开会学习坐在后面的人选择前面的位置,对我来说似乎就有不同的意义。

    好像专门因为他,应该就是他,看这个刚刚送我“智慧之光”的人怎样彰显智慧,怎样将讲师的魅力在大众面前舒展。

于是,两点钟,开始听他在台上口若悬河。他一出场并有些与众不同,介绍自己风趣幽默:我姓董――我心里想,我也姓董,且看看懂些什么?他说:董字,一个“草”字头,碧草之意,下面是一个“千”,一个“里”,合在一起,“碧草千里”也。是我的心胸,气度,格局的写照,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鞭策。名字是“桄福”,本来不是这个名字,父母最早起名用“光”,光很好啊,但是前面是草地,只有光,似乎少了什么,有点光秃秃的感觉,于是自己做主在“光”旁边栽了一棵树。就有了这个带树木的“桄”,草原上的大树,很有意境,可以构成风景,像一首诗歌。查询字典,知道这个字还是一种珍贵树木,做香料,做栋梁之材。这样就给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一个定位,一个目标。遗憾的是,他接着说,随着自然的变迁,这种树木基本灭亡了。他很惋惜的样子。突然话锋一转:至今为止就剩下一棵,就站在各位面前,他一拍胸脯,指的是自己。大家会意的一笑,然后大笑,鼓掌,很热烈的鼓掌。本来很热的天气似乎一下子凉爽下来,本来有些疲惫的精神突然激活了。他像个语言学家一样。接着释名:至于“福”字,大家都熟悉了,尤其是中国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这个字,在年节叨念这个字,门上贴着这个字。什么意思呢?福字左面是一个单“衣”,代表有衣服穿,右边是“一口田”,代表有东西吃,有田耕自然有粮食,有粮食自然有吃的。故此,这个字代表的就是丰衣足食。这是光荣的传统,也是父母的期望,更是自己想要完成的使命。为更多人造福。这样,这个名字就有了非凡的价值。这个名字中有“福”的人讲话希望成为“福音”,与各位机缘巧合,见面交流是一种“福气”,广泛分享,助人成长,积累的是“福德”,当然,我也自私啊,做这些事情,最终求取的是“福报”。

掌声,更热烈的掌声。

他接着介绍:

“至于我个人的经历,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是心灵史的复杂,简单是生活历程的简单。在将近20年多年的时间里,一个六字经历的人分别给自己添加了一个‘大’字。哪六字?‘读书,教书,写书’而已,此话怎讲?很简单:读书15载,至大学毕业,一直足不出校门的范围;教书9年,小讲台没有超过三尺;写书多本,但是发行量少到不好意思讲。后来上了成功学,接触了很多成功大师,决心改变自己,创造新生命。然后辞职,学习,创业。终于改写了人生状态。现在是:‘读大书,教大书,写大书’。此话又怎讲:‘读大书’者,社会这本大书也,内容显然比仅仅纸张印刷的书本丰富;‘教大书’者,我现在也成了一个行走全国的培训师,站上了更大的讲台;‘写大书’者,笔下一改过去诗歌散文小情小爱的格调,创作了诸如《学会做自己的奶酪!》这种直接关注变化和创业的书,发行数十万册,还创作了《沙之书》这样直接关注心灵成长的书,发行量也在各大书城节节攀升……

他接着讲趋势,讲未来,讲电子商务,讲创造财富,讲团队,讲系统……滔滔不绝,神采飞扬。好像不是演讲,是在上百人面前舞词弄句,中国字在他口中鲜活有力,充满灵性,动感,时尚,经典。关于“团队”,他分解说,“团”是一个圈子里的一群人才,要求每个人都是“才”,要是有人还是“木”,未经修剪,只能看到“困”,就是贫困,困难,困兽。关于“队”,他说,队就是一个人用耳朵仔细聆听,尽量不出声响,因为团队是不能有更多杂音的。鼓掌,一人,十人,一百人,然后是一阵阵的“掌波”“掌浪”“掌潮”,直到掌声之海。他口若悬河,继续讲拥抱未来五大方略,也是他即将推出的一套五卷本《普及成功》的大要,忽儿是“消费创造财富”,他抛出“消费=投资=收入”的特殊公式,让人眼前一惊,一乍,一亮。他继续讲“系统凝聚力量”,“所谓系统”,他说:“按照董式解释法,就是系在一起,统一起来。”听众一愣,一回神,一笑,我也笑起来,不是么?系统真应该是这样的。八个字打江山,把大家认为玄奥不可求解的东西透明澄澈的彰显出来,那么轻松自如,泰然自若,让人突然多了一些感慨。他接着剖析“工具决定成功”,从石器时代开始,娓娓到来,直到地球村,到互联网,到电子商务,将工具阐释得富有生命,灵性,好像工具就是人的一个挚友,在一直不断的帮助人类达致成功。再接着是《速度增值生命》,《健康成就未来》……,我一次次莫名的惊诧,发自内心的震撼;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个并不伟岸的躯体是怎样的本相,那个小脑袋里怎样容纳了如此丰饶的新知如海。他口若悬河,嬉笑怒骂,文采飞扬,熟练的驾驭着轻巧的电脑,投影仪,幻灯机,大屏幕上闪过的是充满未来感的文字,大厅里回荡的是富有浓郁传道意味的男中音……我首次产生了一个想法,这好像是一个怪人,也许借同一个房间的机会可以解读他,解读部分或者全部!

回想起那一次次的错失,现在好像明白了,那是游戏的前奏,注定了游戏会在一连串的前奏之后将结论展示出来,将游戏最精华的部分揭开。

 

洞烛心灵:一个大师的诞生

 

  之后,再二,再三,再四翻阅《沙之书——生命中的52束智慧之光》,感动,激动,冲动,震动,直至于震撼。再五,再六与他恳谈,是的,这就是我期待了多年的那种书,这就是我盼望了许久的那个人。作为《成功》杂志社主编,这么多年以来阅读的成功学著作不计其数,但是还从来没有读到过如此精美,深邃,洞幽烛微的原创巨著。这部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神来之笔,似乎是来自天启的空谷传音。《沙之书》一反成功学书籍常态,只指心灵,将所有的心灵因素用充满灵性,文采斐然的笔触深入雕刻,大气磅礴而又精描细画,从结构到语言,文采到思想,无不映射出人文的光芒。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之光。他说,“沙无穷,水无边,书页当然无尽,每一页都只是智慧素描的一个开头”。他说:智慧是一个至高的境界,“智”者,从文字上讲,上面是“知”,代表“知识”,下面是“日”,代表时间,每天都有新知,就称为“智”;至于“慧”,上面两支手,两根天线,是上午和下午,是白天和夜晚,是上半生和下半生,是自己和别人,是宽恕和感恩,是指斥和原谅。下面是一个“心”字,意指做这一切都要发自内心,不骄饰,不虚妄,不欺诈,有本有原,旨以“心”为要,修心,练身,方可成已达人。至于“慧”字中间的部分,是一座山,横山,他说,只要不断用心付出,用心追求,没有攀登不了的山,即使真是山,也可以被踩在脚下,所以是横山,我们的恒心可以搬倒一座山,所以这山也因此成为横山,当然这个字也意味着,我们要攀登的是心灵之山,这时两个“丰”字似乎又成为双脚,我们需要不断向上,一定可以将高峰夷为平地。或者,我们也要一路匍匐下来聆听大地的心跳……他一路讲来,把“智慧”两个字剖析得如此出新,出意,出尘。他说《沙之书》就是这样一步步为读者洞开心扉,穿越沙漠攀援心灵山峰的研习读本。仔细一看,果然如此,他还为每一个章节设计了充满意趣的思考练习。这就是我期待以久的那书,远离尘嚣,直指心灵,一部伟大的著作,一个大师级的作者,这是我突然萌生的想法。也许,我该感谢以前多次的错失,才会有今天冲撞心灵的交流。“一切都是为最好的而准备的”,他说着,翻开《沙之书》感恩一节,第一句就是这句启迪。我深有同感。

  不仅如此,他已将《沙之书》制作成超级有声书,配以世界上最先进的潜能激发音乐,让我们在聆听中即可唤醒心灵中沉睡的部分,让生命活力源源不绝被引导迸发出来。他洞烛心灵,深解人性,了悟生命内核,熟悉文字品性,一部《沙之书》已经足够让当下所有的所谓《成功学》蒙尘,相比之下,那些一大抄的文章令人更加产生莫名的愤慨。

  突然发现,他似乎与讲台上又不是一个人,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请续看下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